五十八章 朱昌惠故事(22)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属羊的女人》最新章节!
这一番烧化祭奠之后,我的父亲还是一如既往,未见好转。汪家的人议论纷纷,认为非请道士来施法不可了。我母亲委托保长泰义卖了几亩远处的田。那田在大陇,距邰桥二十几里路,那里的租子收不上来。卖了田又委托泰义去请两个道士来。这消息不胫而走。一下来了七八个道士。过后又来了一群和尚。其中一个老和尚自称是庙里的主持。对我母亲说:须积善施德,方能化解。我母亲诚惶诚恐地说:请大师明示。老和尚说:办流水席。于是沸沸扬扬,烧锅做饭,办流水席。一群一群的叫花子来了,在这个饥饿灾难的时代,叫花子遍地。
和尚们在我家客厅里打坐念经。道士们舞着宝剑在我家各间屋子里游走驱魔。几个道士不由分说,抓住我父亲,把他绑到天井里的一棵桃树上。我父亲大喊:“放开我!放开我!”没有人听他的。为首的一个道士折了桃树枝,口中念着咒语,用桃树枝从头到脚抽打我父亲。人都围拢了来,好奇地看道士抽打我父亲。我父亲痛苦地皱着眉,闭着眼,任由着道士鞭打。只有我姐泰晴哭着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郭癞子把泰晴强行拖走了。
四乡八邻的人络绎不绝纷纷来了。他们名义上来说帮忙,一是来蹭饭吃,二是来看稀奇。我母亲不断地派人去买米买菜。
道士跟和尚在天井里斗起法来。道士敲打起锣钹,一个道士把左手拿的钹高高抛起,用右手拿的钹去接,钹落下,与右手的钹丝毫不差的吻合。看热闹的人喝起彩来。和尚们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练起所谓的少林拳脚来……我家屋里屋外房顶树上都站满了人,比庙会上还热闹。
石桥一家姓欧阳的豆腐店听说后,他们送来了豆腐。石桥距邰桥十几里路呢。这家人十分勤快,很会做生意。我母亲买了他们的豆腐。宝珠子在旁帮着搬豆腐。卖豆腐的夫妇俩夸宝珠子勤快会做事。宝珠子搬完豆腐,又去帮着洗碗。她不去看热闹。卖豆腐的夫妇喜欢上宝珠子了,说:没见过哪家小姐这么勤快。
弄了这么一场后,家里的盐钵子、酱钵子、咸菜钵子都空了。为了维持家里人的生计,我母亲又委托泰义卖了几亩田。
我的父亲对我母亲的这次做法充满了怨恨。他在众人面前被鞭打,认为自己颜面扫地了。他气愤难平,彻底跟我母亲分居了,他睡在书房里,不再哀声叹气,只是喝茶看书,他不让我母亲进书房,我母亲一踏进书房门,他就大叫:滚出去!我母亲略一迟疑着不出去,他就大发脾气,摔茶壶,拍桌子。我母亲默默地退出去。父亲只让孩子们送水给他洗漱,送茶给他喝,送饭给他吃,送衣给他换。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母亲少言寡语,我从未见她流过泪。她整天手脚不停地操持着家务,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动乱的时代,许多地方抗租不交。我家的一些田也是收不来租子。她一直想把兴盛家给的田还回去。这时我的哥哥泰仁已经长大了。说好长大了还田给他的。可别的地方的田,租子难收。只有这个“九龙戏珠的田”,租子好收。这个田还回去,她心里不踏实。家里这么多张嘴要吃喝呢。
我们家虽说是地主,可并不是像后来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作威作福。母亲领着家里人也耕种了一点田,种的是旱谷。我们种了荞麦、花生、芝麻、白薯、芋头、西瓜。除了我父亲,全家人都下地干活。还种了许多蔬菜。吃不了的蔬菜,我母亲把它们酱成酱菜,腌成咸菜,或晒干了,储存起来。连西瓜皮也酱成了酱瓜。从不浪费一点东西。她精打细算地维持着家里的生活。虽然是地主,每餐吃的是稀饭,菜是咸菜、酱菜、蔬菜。过年过节时才见荤腥。我小时候没穿过一件新衣。穿的都是泰换的旧衣。我的个头矮小,身体单薄,发育不良。因为我出生在鬼子进中国的动乱时代,哺乳期的母亲半饥半饿,哪有好营养给我?莲花舅母说我长得像我死去的兴年叔叔。而泰换长得像我大伯兴春。
全家人省吃俭用苦度岁月。在那个战乱时代能这样每天有的吃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1945年,鬼子投降了。一改他们凶神恶煞的样子,满脸堆笑低头鞠躬把他们身上穿的黄军衣递给我们,要换我们百姓身上的补丁衣服。人们奔走相告,敲锣打鼓庆贺。以为好日子就要到了。
鬼子走了,**来了。泰义被抓了起来。说他是汉奸,要枪毙。我迎凤大妈哭哭啼啼四处奔走求人。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她的大儿子。她大儿子升任**团长了。结果泰义被放了回来。继续担任保长。还给他配了枪和几个兵丁。泰义挎着盒子枪更加耀武扬威。迎凤大妈炫耀儿子的能耐更加趾高气昂。
泰义家过上好日子了。每天吃着大鱼大肉。香喷喷的肉菜味从他家屋里飘散过来,引得我们馋涎欲滴。他家在汪家大院的东边,我们在西边。于是汪家大院有了这么一句流行语:东边烧锅香喷喷,西边烧锅臭烘烘。我们家在抗战胜利后更加破落。今天这个税,明天那个捐。土匪猖獗。租子收不上来。我的母亲实在难以应付名目繁多的税。她也不理收税的了。
一天,几个背着枪的人来了,冲进书房,抓走了我父亲。只我在家看门,家里其他人都在地里干活。我哭着跑过去告诉他们。
母亲只好又卖田赎人。等拿到卖田的钱,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父亲是郭癞子和泰义抬着回来的。他面色灰白,瘦骨嶙峋,胡子拉碴,头发结成了饼,像个鸡窝。身上发出难闻的**味。我们赶紧烧水给他沐浴换衣。母亲买了两条鱼,煮了鱼汤,让我姐泰晴喂他喝了。郭癞子伺候他在书房里睡了。
第二天早上,郭癞子起来拎水。发现书房门和客厅的门都开着。他感觉不对。跑到书房看,没望见我父亲,再跑到客厅一看,见我父亲歪靠在客厅的太师椅上。客厅里一股酒味。我父亲是从不喝酒的。郭癞子感觉不妙,用手握我父亲的手,感觉手指已经冰凉僵硬,试探我父亲的鼻息,已经没有了呼吸。郭癞子大叫:不好了,快来人啊!老爷出事了。母亲和莲花舅母听到喊声,赶紧起床了。郭癞子在椅子旁发现了一张纸,闻了闻有股大烟的气味。断定我父亲是吞大烟自尽了。
这一番烧化祭奠之后,我的父亲还是一如既往,未见好转。汪家的人议论纷纷,认为非请道士来施法不可了。我母亲委托保长泰义卖了几亩远处的田。那田在大陇,距邰桥二十几里路,那里的租子收不上来。卖了田又委托泰义去请两个道士来。这消息不胫而走。一下来了七八个道士。过后又来了一群和尚。其中一个老和尚自称是庙里的主持。对我母亲说:须积善施德,方能化解。我母亲诚惶诚恐地说:请大师明示。老和尚说:办流水席。于是沸沸扬扬,烧锅做饭,办流水席。一群一群的叫花子来了,在这个饥饿灾难的时代,叫花子遍地。
和尚们在我家客厅里打坐念经。道士们舞着宝剑在我家各间屋子里游走驱魔。几个道士不由分说,抓住我父亲,把他绑到天井里的一棵桃树上。我父亲大喊:“放开我!放开我!”没有人听他的。为首的一个道士折了桃树枝,口中念着咒语,用桃树枝从头到脚抽打我父亲。人都围拢了来,好奇地看道士抽打我父亲。我父亲痛苦地皱着眉,闭着眼,任由着道士鞭打。只有我姐泰晴哭着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郭癞子把泰晴强行拖走了。
四乡八邻的人络绎不绝纷纷来了。他们名义上来说帮忙,一是来蹭饭吃,二是来看稀奇。我母亲不断地派人去买米买菜。
道士跟和尚在天井里斗起法来。道士敲打起锣钹,一个道士把左手拿的钹高高抛起,用右手拿的钹去接,钹落下,与右手的钹丝毫不差的吻合。看热闹的人喝起彩来。和尚们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练起所谓的少林拳脚来……我家屋里屋外房顶树上都站满了人,比庙会上还热闹。
石桥一家姓欧阳的豆腐店听说后,他们送来了豆腐。石桥距邰桥十几里路呢。这家人十分勤快,很会做生意。我母亲买了他们的豆腐。宝珠子在旁帮着搬豆腐。卖豆腐的夫妇俩夸宝珠子勤快会做事。宝珠子搬完豆腐,又去帮着洗碗。她不去看热闹。卖豆腐的夫妇喜欢上宝珠子了,说:没见过哪家小姐这么勤快。
弄了这么一场后,家里的盐钵子、酱钵子、咸菜钵子都空了。为了维持家里人的生计,我母亲又委托泰义卖了几亩田。
我的父亲对我母亲的这次做法充满了怨恨。他在众人面前被鞭打,认为自己颜面扫地了。他气愤难平,彻底跟我母亲分居了,他睡在书房里,不再哀声叹气,只是喝茶看书,他不让我母亲进书房,我母亲一踏进书房门,他就大叫:滚出去!我母亲略一迟疑着不出去,他就大发脾气,摔茶壶,拍桌子。我母亲默默地退出去。父亲只让孩子们送水给他洗漱,送茶给他喝,送饭给他吃,送衣给他换。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母亲少言寡语,我从未见她流过泪。她整天手脚不停地操持着家务,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动乱的时代,许多地方抗租不交。我家的一些田也是收不来租子。她一直想把兴盛家给的田还回去。这时我的哥哥泰仁已经长大了。说好长大了还田给他的。可别的地方的田,租子难收。只有这个“九龙戏珠的田”,租子好收。这个田还回去,她心里不踏实。家里这么多张嘴要吃喝呢。
我们家虽说是地主,可并不是像后来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作威作福。母亲领着家里人也耕种了一点田,种的是旱谷。我们种了荞麦、花生、芝麻、白薯、芋头、西瓜。除了我父亲,全家人都下地干活。还种了许多蔬菜。吃不了的蔬菜,我母亲把它们酱成酱菜,腌成咸菜,或晒干了,储存起来。连西瓜皮也酱成了酱瓜。从不浪费一点东西。她精打细算地维持着家里的生活。虽然是地主,每餐吃的是稀饭,菜是咸菜、酱菜、蔬菜。过年过节时才见荤腥。我小时候没穿过一件新衣。穿的都是泰换的旧衣。我的个头矮小,身体单薄,发育不良。因为我出生在鬼子进中国的动乱时代,哺乳期的母亲半饥半饿,哪有好营养给我?莲花舅母说我长得像我死去的兴年叔叔。而泰换长得像我大伯兴春。
全家人省吃俭用苦度岁月。在那个战乱时代能这样每天有的吃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1945年,鬼子投降了。一改他们凶神恶煞的样子,满脸堆笑低头鞠躬把他们身上穿的黄军衣递给我们,要换我们百姓身上的补丁衣服。人们奔走相告,敲锣打鼓庆贺。以为好日子就要到了。
鬼子走了,**来了。泰义被抓了起来。说他是汉奸,要枪毙。我迎凤大妈哭哭啼啼四处奔走求人。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她的大儿子。她大儿子升任**团长了。结果泰义被放了回来。继续担任保长。还给他配了枪和几个兵丁。泰义挎着盒子枪更加耀武扬威。迎凤大妈炫耀儿子的能耐更加趾高气昂。
泰义家过上好日子了。每天吃着大鱼大肉。香喷喷的肉菜味从他家屋里飘散过来,引得我们馋涎欲滴。他家在汪家大院的东边,我们在西边。于是汪家大院有了这么一句流行语:东边烧锅香喷喷,西边烧锅臭烘烘。我们家在抗战胜利后更加破落。今天这个税,明天那个捐。土匪猖獗。租子收不上来。我的母亲实在难以应付名目繁多的税。她也不理收税的了。
一天,几个背着枪的人来了,冲进书房,抓走了我父亲。只我在家看门,家里其他人都在地里干活。我哭着跑过去告诉他们。
母亲只好又卖田赎人。等拿到卖田的钱,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父亲是郭癞子和泰义抬着回来的。他面色灰白,瘦骨嶙峋,胡子拉碴,头发结成了饼,像个鸡窝。身上发出难闻的**味。我们赶紧烧水给他沐浴换衣。母亲买了两条鱼,煮了鱼汤,让我姐泰晴喂他喝了。郭癞子伺候他在书房里睡了。
第二天早上,郭癞子起来拎水。发现书房门和客厅的门都开着。他感觉不对。跑到书房看,没望见我父亲,再跑到客厅一看,见我父亲歪靠在客厅的太师椅上。客厅里一股酒味。我父亲是从不喝酒的。郭癞子感觉不妙,用手握我父亲的手,感觉手指已经冰凉僵硬,试探我父亲的鼻息,已经没有了呼吸。郭癞子大叫:不好了,快来人啊!老爷出事了。母亲和莲花舅母听到喊声,赶紧起床了。郭癞子在椅子旁发现了一张纸,闻了闻有股大烟的气味。断定我父亲是吞大烟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