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旗倒兵败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青龙三国》最新章节!
点击、收藏、推荐,求求求!
至于看盗版的朋友,现在还是公众章节,也没必要看盗版的,请来起点支持吧!
=======急需支持的天堂恳求========
随着夜色中四周喊杀声起,伏兵都举着火把往孙策军营冲杀了过来。
在这些伏兵前带队的,都是孙策军中的猛将,不管是孙坚留下的老将,还是孙策新招募的新将,在武力上都不弱,率先冲到张英、樊能犹如热锅上蚂蚁般的兵卒中,几乎是势不可挡。
孙策也是亲带了一军,驾马持着槊刀冲杀在前。
那槊刀仿佛化成了一道道血光,砍在张英、樊能兵卒身上又拔出来,刀刃上都甩带着血水,更是让刀光添了几分凶煞之气。
在孙策和其他的猛将面前,张英、樊能兵卒全无抗衡之力,再加上中伏心慌,不免被杀得四散而跑,却又把后背露了出来,任由孙策的兵卒砍杀了。
孙策似乎并没有完全围住张英、樊能的兵马,只是带人犹如刀切蛋糕般,从几处地方切入张英、樊能混乱军阵之内,将张英、樊能的兵卒杀得哭爹喊娘,全无反抗的勇气。
此时张英、樊能自然不敢留在孙策营中,可四周的兵马也几乎是不听他们指挥号令了。
所以张英、樊能二人在传令撤退的同时,慌忙试图收拢散在孙策营中的兵力,重新集结成阵,抵抗孙策兵马的袭击。
为了给自己增加一点收拢兵力的时间,张英指令樊能带兵断后,聚兵结阵,阻挡孙策几路兵马的冲杀,而他自己则带着身边的亲兵,收拢乱兵准备边打边撤。
樊能此时倒也没有退缩,召唤着身边的亲兵便停在了原地,竖起了他的将旗,招呼集结四周慌乱的所部兵卒,准备在这边建立一道防线,抵挡孙策方杀来的兵马。
可还没等樊能聚起多少兵力,便已经被孙策这边的一员部将盯上了。
从黑暗中射出了一支冷箭,正好射中了樊能的额头,樊能还没怎么反应便倒翻在了地上,于是好容易集结起来的几百断后兵卒,便又乱了。
守护在樊能四周的亲兵护卫无奈之下,只能背起樊能的尸体,丢了樊能的将旗转身逃窜,哪里还有断后的心思。
“敌军主将已死,杀啊,杀啊,一个不留,全杀了!”
眼看着樊能的旗帜倒落,在黑暗中似乎响起了蒋钦的叫喊声,显然方才杀死樊能的冷箭就是他射的。
继而从各处冲杀来的几支孙策兵马,似乎也汇合到了一起,继续向混乱的张英、樊能兵卒处掩杀过来。
樊能没能组织起断后的防御,便被杀死了,前面的张英自然也没机会整合队伍。
听到四周传来的喊杀之声越来越近,张英也不敢竖起自己的将旗,吸引孙策兵马的围攻,无奈的收了旗帜转头跑了。
在战场上,写着将领名字的旗帜便是手下兵卒的主心骨,旗帜在哪里竖起,就说明主将就在哪里,兵卒可以向哪里聚齐。
然后主将的旗帜往哪里冲锋,手下的兵卒便也会跟随一起冲锋。
可以说在这个年月打仗,将领全凭旗帜、擂鼓等方式指挥战斗,否则靠喊话、传话是根本不可能在混乱的战场上让所有士兵听到。
这也是所谓的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了。
同时在战阵中也能看到很多旌旗飘飘,不同的将领都会有自己的旗帜,上面或是写将领的名,或者画上将领特有的图标。
这些旗帜一般都是由将领身边的亲兵持旗官举着,亦步亦随的跟在主将的身边,随时听从主将的命令,用旗帜来传达指令。
比如用挥舞旗帜的不同方法来传递进攻,撤退,伏击,停止,扎营等等号令。
特别是战场上陷入混战之时,旗帜更是重要了,绝对的军心所在,一旦旗帜倒了,就说明主将死了或跑了,那手下的兵卒军心也就散了,基本上也就溃败了。
现在樊能被人蒋钦射杀,自然没人能有资格举旗指挥了,后面张英又怕自己举旗引来孙策兵马的围攻,主动收了旗帜,自然也就不能指挥全军了。
故而张英、樊能之军完全失去了指挥,陷入了溃败状态,所有人都在管自己逃命了。
事实上在古代军队的训练上,除了训练士兵的体质和战斗技巧外,就是要训练士兵怎么看懂旗帜的指挥号令和怎么听懂战鼓和鸣金的号令。
这是非常关键的训练项目。
所谓乌合之众,便是不懂这种指挥号令,只会像混混打架般一窝子乱冲的新军,又或者是失去了指挥系统的败兵。
在战场上乌合之众是很难打赢有人指挥的正规军队。
虽然不是绝对,可绝大多是情况都是如此,哪怕双方的兵力数量悬殊,有指挥的军队也往往能做到以少胜多。
这也是之前黄巾之乱时候,汉朝军队往往用几百士兵就能击败几千黄巾军,又或者两、三万士兵便可以击败十几万、几十万黄巾军的原因之一。
除了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外,主要就是黄巾军绝大多是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根本不懂得如何看旗帜来服从指挥号令。
而汉军的正规军队则可以在旗号、鼓令的指挥下,有目的、有方向的在敌军阵中冲杀,在短时间内做到局域性的以多打少,又或者是直接冲击敌方的首脑所在。
如此就像是利刃切割肥肉般,游刃有余的把不懂指挥的乌合之众,随意切割斩杀,打起来自然就轻松了。
当然了,在战场上你举起旗帜,也等于是告诉敌人,你在哪里,便也会在混乱中被敌军重点攻打。
故而也有将帅之分。
主帅是坐镇后方指挥战斗的,不需要上阵厮杀,就算是竖起旗帜告诉敌方自己在哪里,也不会被敌方轻易攻击到。
而将领是在前冲杀的,故而将领竖起将旗,就是必须的了,要不然怎么指挥军队冲杀呢。
将军被杀了倒也没什么,只能是自己本事不够,往往这时候他率领的兵卒也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当然,就算是将领意外被杀了,手下的士兵还有很多没死,那主帅也可以派出其他将领来接替,这样士兵自然又可以跟随新的将旗战斗了。
有时候为了确保冲杀的将领安全,迷惑敌方,在将领冲入敌阵的时候可能会带有很多旗帜,只有精心训练过的兵卒才知道自己主将的旗帜是什么,而敌方就未必知晓了。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需要如此的,毕竟后面还有主帅在指挥,而且多树旗帜确实会影响战前指挥。
可惜现在张英却没有后援可以支持,自然不敢竖旗招祸了……
点击、收藏、推荐,求求求!
至于看盗版的朋友,现在还是公众章节,也没必要看盗版的,请来起点支持吧!
=======急需支持的天堂恳求========
随着夜色中四周喊杀声起,伏兵都举着火把往孙策军营冲杀了过来。
在这些伏兵前带队的,都是孙策军中的猛将,不管是孙坚留下的老将,还是孙策新招募的新将,在武力上都不弱,率先冲到张英、樊能犹如热锅上蚂蚁般的兵卒中,几乎是势不可挡。
孙策也是亲带了一军,驾马持着槊刀冲杀在前。
那槊刀仿佛化成了一道道血光,砍在张英、樊能兵卒身上又拔出来,刀刃上都甩带着血水,更是让刀光添了几分凶煞之气。
在孙策和其他的猛将面前,张英、樊能兵卒全无抗衡之力,再加上中伏心慌,不免被杀得四散而跑,却又把后背露了出来,任由孙策的兵卒砍杀了。
孙策似乎并没有完全围住张英、樊能的兵马,只是带人犹如刀切蛋糕般,从几处地方切入张英、樊能混乱军阵之内,将张英、樊能的兵卒杀得哭爹喊娘,全无反抗的勇气。
此时张英、樊能自然不敢留在孙策营中,可四周的兵马也几乎是不听他们指挥号令了。
所以张英、樊能二人在传令撤退的同时,慌忙试图收拢散在孙策营中的兵力,重新集结成阵,抵抗孙策兵马的袭击。
为了给自己增加一点收拢兵力的时间,张英指令樊能带兵断后,聚兵结阵,阻挡孙策几路兵马的冲杀,而他自己则带着身边的亲兵,收拢乱兵准备边打边撤。
樊能此时倒也没有退缩,召唤着身边的亲兵便停在了原地,竖起了他的将旗,招呼集结四周慌乱的所部兵卒,准备在这边建立一道防线,抵挡孙策方杀来的兵马。
可还没等樊能聚起多少兵力,便已经被孙策这边的一员部将盯上了。
从黑暗中射出了一支冷箭,正好射中了樊能的额头,樊能还没怎么反应便倒翻在了地上,于是好容易集结起来的几百断后兵卒,便又乱了。
守护在樊能四周的亲兵护卫无奈之下,只能背起樊能的尸体,丢了樊能的将旗转身逃窜,哪里还有断后的心思。
“敌军主将已死,杀啊,杀啊,一个不留,全杀了!”
眼看着樊能的旗帜倒落,在黑暗中似乎响起了蒋钦的叫喊声,显然方才杀死樊能的冷箭就是他射的。
继而从各处冲杀来的几支孙策兵马,似乎也汇合到了一起,继续向混乱的张英、樊能兵卒处掩杀过来。
樊能没能组织起断后的防御,便被杀死了,前面的张英自然也没机会整合队伍。
听到四周传来的喊杀之声越来越近,张英也不敢竖起自己的将旗,吸引孙策兵马的围攻,无奈的收了旗帜转头跑了。
在战场上,写着将领名字的旗帜便是手下兵卒的主心骨,旗帜在哪里竖起,就说明主将就在哪里,兵卒可以向哪里聚齐。
然后主将的旗帜往哪里冲锋,手下的兵卒便也会跟随一起冲锋。
可以说在这个年月打仗,将领全凭旗帜、擂鼓等方式指挥战斗,否则靠喊话、传话是根本不可能在混乱的战场上让所有士兵听到。
这也是所谓的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了。
同时在战阵中也能看到很多旌旗飘飘,不同的将领都会有自己的旗帜,上面或是写将领的名,或者画上将领特有的图标。
这些旗帜一般都是由将领身边的亲兵持旗官举着,亦步亦随的跟在主将的身边,随时听从主将的命令,用旗帜来传达指令。
比如用挥舞旗帜的不同方法来传递进攻,撤退,伏击,停止,扎营等等号令。
特别是战场上陷入混战之时,旗帜更是重要了,绝对的军心所在,一旦旗帜倒了,就说明主将死了或跑了,那手下的兵卒军心也就散了,基本上也就溃败了。
现在樊能被人蒋钦射杀,自然没人能有资格举旗指挥了,后面张英又怕自己举旗引来孙策兵马的围攻,主动收了旗帜,自然也就不能指挥全军了。
故而张英、樊能之军完全失去了指挥,陷入了溃败状态,所有人都在管自己逃命了。
事实上在古代军队的训练上,除了训练士兵的体质和战斗技巧外,就是要训练士兵怎么看懂旗帜的指挥号令和怎么听懂战鼓和鸣金的号令。
这是非常关键的训练项目。
所谓乌合之众,便是不懂这种指挥号令,只会像混混打架般一窝子乱冲的新军,又或者是失去了指挥系统的败兵。
在战场上乌合之众是很难打赢有人指挥的正规军队。
虽然不是绝对,可绝大多是情况都是如此,哪怕双方的兵力数量悬殊,有指挥的军队也往往能做到以少胜多。
这也是之前黄巾之乱时候,汉朝军队往往用几百士兵就能击败几千黄巾军,又或者两、三万士兵便可以击败十几万、几十万黄巾军的原因之一。
除了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外,主要就是黄巾军绝大多是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根本不懂得如何看旗帜来服从指挥号令。
而汉军的正规军队则可以在旗号、鼓令的指挥下,有目的、有方向的在敌军阵中冲杀,在短时间内做到局域性的以多打少,又或者是直接冲击敌方的首脑所在。
如此就像是利刃切割肥肉般,游刃有余的把不懂指挥的乌合之众,随意切割斩杀,打起来自然就轻松了。
当然了,在战场上你举起旗帜,也等于是告诉敌人,你在哪里,便也会在混乱中被敌军重点攻打。
故而也有将帅之分。
主帅是坐镇后方指挥战斗的,不需要上阵厮杀,就算是竖起旗帜告诉敌方自己在哪里,也不会被敌方轻易攻击到。
而将领是在前冲杀的,故而将领竖起将旗,就是必须的了,要不然怎么指挥军队冲杀呢。
将军被杀了倒也没什么,只能是自己本事不够,往往这时候他率领的兵卒也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当然,就算是将领意外被杀了,手下的士兵还有很多没死,那主帅也可以派出其他将领来接替,这样士兵自然又可以跟随新的将旗战斗了。
有时候为了确保冲杀的将领安全,迷惑敌方,在将领冲入敌阵的时候可能会带有很多旗帜,只有精心训练过的兵卒才知道自己主将的旗帜是什么,而敌方就未必知晓了。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需要如此的,毕竟后面还有主帅在指挥,而且多树旗帜确实会影响战前指挥。
可惜现在张英却没有后援可以支持,自然不敢竖旗招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