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越来越好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重生1992》最新章节!
“来来,陈大哥,立飞,吃菜吃菜。”陆国华此时是满面红光,热情地招待两人。
王立飞这会儿跟陈光年也熟了,一口一个陈大哥地叫。
三人推杯换盏,有说有笑,气氛好不热闹。
郁春玲给他们上完菜,自己就带着四个孩子在旁边的桌上吃饭,两桌的饭菜都一样,让他们三个好好喝去吧,他们吃他们的。
“明泽,你多吃点。”郁春玲热情地招呼陈明泽。她越看这孩子越喜欢,小小年纪这么懂礼貌,夹菜时只夹自己面前的。这要是换了陆清华,看见好吃的,恨不能连盘端。
“多谢婶子,我够得着。”陈明泽礼貌地说道。
陆郁梨一边吃饭,一边默默地思索着陈明泽和陈光年上辈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的事。
她一边想着这事一边跟陈明泽套话。陈明泽倒也老实,陆郁梨问什么他答什么。陆郁梨心中隐隐有了一点线索。她曾经听养母提过,说他们家祸不单行什么的。好像那时,陈明泽的爷爷生了重病,陈光年心里着急,带着陈明泽连夜开车赶路,恰好因为那年要修河堤,陈光年没看清,卡车一下子翻到了河里,两人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但都落下了残疾。陆郁梨再进一步推测。陈爷爷大概是1995年年初去世的,据说他走得很急,他去世的时间应该是在生病后不久。所以,她初步推断,陈明泽的出事时间是1994年秋天到1995年年底中间。为了防止遗忘,她准备把这个时间点记下来。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进一步的推算和论证。
陆郁梨正想得入神,却听姐姐陆郁桃轻声笑道:“小梨,你总盯着人家干吗?”
陆郁梨猛然回神,发现自己确确实实是在盯着人家看,陈明泽的头埋得很低,耳朵泛着微微红色,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郁春玲也跟着笑。他们这桌上的笑声引起了陆国华那桌的注意。
陆国华随口问道:“你们都在笑什么呢?”
陆郁强抢着回答:“小梨不吃饭老盯着明泽看。”
三个男人听罢也跟着笑了起来。
陆郁梨开始埋头吃饭,再没抬头看陈明泽。她不看他,陈明泽却时不时地看她。郁春玲和陆郁桃觉得这俩孩子实在好笑,不过因为他们年纪太小,两人都没往别处想。
他们这桌不喝酒当然吃得快些。吃完饭,郁春玲陆郁桃开始收拾桌子,陈明泽也帮忙端盘子、擦桌子。郁春玲忍不住又夸了他一回。
他们这边已经吃完了,陆国华那桌方正喝得热闹。这三个人平常也不是话多之人,但一喝了酒,嘴都没有把门的,一个比一个能说。
陆郁梨也没仔细听,但还是有些人名窜进她的耳朵里。
话头是王立飞提的:“国华,你还记得那朱国正吧?”
陆国华反问:“这家伙又犯啥事了?”
王立飞答道:“没啥事,那货在外面混不下去,最近又窜回来了,听人说,他半夜敲人家寡妇的门,被那女人的大伯子带人狠揍了一顿,打得好,这种人渣早除掉早安心。”
陆国华也道:“最好别让他回咱们这里,一个祸害。”
“可不是嘛,可是他真要回来,谁也拦不住呀。”
陆郁梨听到朱国正的名字,心中的恨意一点也没消减。但愿他永远别回来才好。
可能是陆郁梨的情绪变化太明显,陈明泽频频看了她几次。
陆郁梨暗暗平复自己的心绪,不能让这个人渣影响自己的好心情。这一世,他们一家一定要好好的,然后再顺便报复一下朱国正这种人渣。
因为陈光年还有几十里的要赶,三人喝到下午2点多钟就散了。王立飞和陆国华直喊还没喝过瘾,又约着过年时再聚。
郁春玲早早地陈家和王家备了东西,各样小菜自不必说,还有咸鸭蛋咸鸡蛋,豆豉肉酱等等都有。两人客气了一下也就收下了。
临分别时,陆郁强跟陈明泽颇为不舍,两人互相赠送了几个烟盒,也约定过年时再一起玩。
陈光年父子俩离开了,陆成功的喜事也办完了。
陆郁梨家暂时没有旁的事分心,陆国华和郁春玲便开始一心一意地捣鼓那些设备和机器。
刘厂长挺负责任,还特意派了两个熟练的操作师傅来指导陆国华和郁春玲两人,两人态度谦虚认真,每日好饭好菜地招待两位师傅。两位师傅感念两人的好,教得愈发上心,还顺便告诉他们不少保养机器设备的小妙招。几日后,陆国华和郁春玲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这些人还告诉了陆国华一些小□□:“……其实有好几个人想买这些设备,其中跑得最勤的就是你家和那个叫钱文清,说实话,论实力,那个钱文清比你们强不少。不过,他这人态度不真诚,整天吹自己有钱就罢了,还总觉得这东西一般人买不起,他就想坐地压价。我们老板说宁愿卖给你们也不跟他们瞎磨缠。听人说,那姓钱的听说你买了这些机器,气得肺都炸了。”
陆国华当然记得那个钱文清,现在还记得他那可恶的嘴脸,这么一听,心里顿时快意不少。
设备有了,接下来的考虑是厂房,他们现在没有条件大规模的盖房,陆国华打算先把院墙拉起来,盖几间简易工房,其他的再慢慢加盖。另外还要办各种证件。陆国华只需到当地工商局先个小作坊证,然后再办卫生许可证,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证件。陆国华一趟趟地跑腿,有时还需要送送礼。一边办着证件,还要跑印刷场商量包装袋的事。现在他们连商标都有了,就叫桃李牌酱菜。
夫妻两人马不停蹄地忙碌着,虽然忙,但因为觉得有奔头,两人脸上的笑容从没断过。
这天上午,郁春玲正在用机器切菜。忽听得有人叫她二婶。她赶紧停下来往外看了看,见是自己的侄媳妇杨小方。这是杨小方第二次上门,头一回是陆成功领着头来拜访长辈的,这次是来串门的。
杨小方笑笑:“二婶您忙您的,我闲来无事来随便看看。”
“嫂子。”陆郁梨看见杨小方来,老远就笑着打招呼。
“小梨。”杨小方也很喜欢陆郁梨。说起来,人和人的缘分也颇为奇怪。有些人见了,莫名地觉得喜欢。有些人是初见不喜欢,再见更不喜欢。杨小方对陆郁梨就是这样,而对那个小姑子陆美丽一点也不喜欢。小小年纪总是一副很有心计的模样,眼珠滴溜溜地乱转,还爱打个小报告。另外再加上那个讨人厌的陆清华。尽管,杨小方才嫁过来没多久,已经对她烦不胜烦。
陆郁梨看着杨小方,她看上去气色不错,特别是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愈发澄澈清亮。小侄女安安的眼睛就随她,谁见了谁夸。
“大嫂,你的眼睛真好看。”陆郁梨由衷地赞道。
杨小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家伙嘴真甜。怪不得大家都喜欢你。”
这以后,杨小方得了空就过来串门,碰到郁春玲忙不过来,她就帮着搭把手。
陆国华和郁春玲两人默默观察了这个侄媳妇一段时间,发现杨小方性子十分不错,人能干不说,行事十分周到有眼色。
陆国华叹道:“这样的人才,嫁到大哥家真是屈了。”
郁春玲道:“我也这么觉得。也就你先说了,我才好说这话。”
夫妻两人说罢相视一笑。
他们紧赶慢赶,总算在年前把几间重要的事给落实了。年后稍一整顿就可以开业了。
陆郁梨家旁边的那六间房子的宅基地几乎全占上了。拉了一圈一人多高的院墙,为了看守设备,他们还从村子里有狗的人家抱了几只狗看大门,陆国华每晚就睡在作坊里。陆国中两口子一看宅基地是彻底没戏了,接着又生了别的心思。他们又想把陆成才塞到陆国华这儿帮忙。
“你二侄儿这人不像你大侄老实本分,他到外面我们不放心,也只有你这个当二叔的能降得住他。”
陆国华冷淡地答道:“我这个小地方可放不下成才这种人才,你还是让他到外面锻炼锻炼吧。”
厂子还没开,陆国华就跟郁春玲商定,以后用人,不管多近的亲戚,那些偷懒耍滑的人一律不用。他们是开门做生意,不该心软的时候,绝不能手软。
郁春玲忐忑地问道:“那要是磨不开面子怎么办?”
陆国华道:“磨不开也得磨。否则最后哭的是咱自己。”
“嗯嗯。行,我以后啥事都跟你商量着来。”
陆国华又道:“大事咱们商量,一般的事你就自个作主。咱们一点点地学着来。”
“好,我以后得多学些东西,不能落你太远。”郁春玲说道。
陆郁梨听到爸爸妈妈的对话,心中倍感欣慰。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家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来来,陈大哥,立飞,吃菜吃菜。”陆国华此时是满面红光,热情地招待两人。
王立飞这会儿跟陈光年也熟了,一口一个陈大哥地叫。
三人推杯换盏,有说有笑,气氛好不热闹。
郁春玲给他们上完菜,自己就带着四个孩子在旁边的桌上吃饭,两桌的饭菜都一样,让他们三个好好喝去吧,他们吃他们的。
“明泽,你多吃点。”郁春玲热情地招呼陈明泽。她越看这孩子越喜欢,小小年纪这么懂礼貌,夹菜时只夹自己面前的。这要是换了陆清华,看见好吃的,恨不能连盘端。
“多谢婶子,我够得着。”陈明泽礼貌地说道。
陆郁梨一边吃饭,一边默默地思索着陈明泽和陈光年上辈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的事。
她一边想着这事一边跟陈明泽套话。陈明泽倒也老实,陆郁梨问什么他答什么。陆郁梨心中隐隐有了一点线索。她曾经听养母提过,说他们家祸不单行什么的。好像那时,陈明泽的爷爷生了重病,陈光年心里着急,带着陈明泽连夜开车赶路,恰好因为那年要修河堤,陈光年没看清,卡车一下子翻到了河里,两人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但都落下了残疾。陆郁梨再进一步推测。陈爷爷大概是1995年年初去世的,据说他走得很急,他去世的时间应该是在生病后不久。所以,她初步推断,陈明泽的出事时间是1994年秋天到1995年年底中间。为了防止遗忘,她准备把这个时间点记下来。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进一步的推算和论证。
陆郁梨正想得入神,却听姐姐陆郁桃轻声笑道:“小梨,你总盯着人家干吗?”
陆郁梨猛然回神,发现自己确确实实是在盯着人家看,陈明泽的头埋得很低,耳朵泛着微微红色,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郁春玲也跟着笑。他们这桌上的笑声引起了陆国华那桌的注意。
陆国华随口问道:“你们都在笑什么呢?”
陆郁强抢着回答:“小梨不吃饭老盯着明泽看。”
三个男人听罢也跟着笑了起来。
陆郁梨开始埋头吃饭,再没抬头看陈明泽。她不看他,陈明泽却时不时地看她。郁春玲和陆郁桃觉得这俩孩子实在好笑,不过因为他们年纪太小,两人都没往别处想。
他们这桌不喝酒当然吃得快些。吃完饭,郁春玲陆郁桃开始收拾桌子,陈明泽也帮忙端盘子、擦桌子。郁春玲忍不住又夸了他一回。
他们这边已经吃完了,陆国华那桌方正喝得热闹。这三个人平常也不是话多之人,但一喝了酒,嘴都没有把门的,一个比一个能说。
陆郁梨也没仔细听,但还是有些人名窜进她的耳朵里。
话头是王立飞提的:“国华,你还记得那朱国正吧?”
陆国华反问:“这家伙又犯啥事了?”
王立飞答道:“没啥事,那货在外面混不下去,最近又窜回来了,听人说,他半夜敲人家寡妇的门,被那女人的大伯子带人狠揍了一顿,打得好,这种人渣早除掉早安心。”
陆国华也道:“最好别让他回咱们这里,一个祸害。”
“可不是嘛,可是他真要回来,谁也拦不住呀。”
陆郁梨听到朱国正的名字,心中的恨意一点也没消减。但愿他永远别回来才好。
可能是陆郁梨的情绪变化太明显,陈明泽频频看了她几次。
陆郁梨暗暗平复自己的心绪,不能让这个人渣影响自己的好心情。这一世,他们一家一定要好好的,然后再顺便报复一下朱国正这种人渣。
因为陈光年还有几十里的要赶,三人喝到下午2点多钟就散了。王立飞和陆国华直喊还没喝过瘾,又约着过年时再聚。
郁春玲早早地陈家和王家备了东西,各样小菜自不必说,还有咸鸭蛋咸鸡蛋,豆豉肉酱等等都有。两人客气了一下也就收下了。
临分别时,陆郁强跟陈明泽颇为不舍,两人互相赠送了几个烟盒,也约定过年时再一起玩。
陈光年父子俩离开了,陆成功的喜事也办完了。
陆郁梨家暂时没有旁的事分心,陆国华和郁春玲便开始一心一意地捣鼓那些设备和机器。
刘厂长挺负责任,还特意派了两个熟练的操作师傅来指导陆国华和郁春玲两人,两人态度谦虚认真,每日好饭好菜地招待两位师傅。两位师傅感念两人的好,教得愈发上心,还顺便告诉他们不少保养机器设备的小妙招。几日后,陆国华和郁春玲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这些人还告诉了陆国华一些小□□:“……其实有好几个人想买这些设备,其中跑得最勤的就是你家和那个叫钱文清,说实话,论实力,那个钱文清比你们强不少。不过,他这人态度不真诚,整天吹自己有钱就罢了,还总觉得这东西一般人买不起,他就想坐地压价。我们老板说宁愿卖给你们也不跟他们瞎磨缠。听人说,那姓钱的听说你买了这些机器,气得肺都炸了。”
陆国华当然记得那个钱文清,现在还记得他那可恶的嘴脸,这么一听,心里顿时快意不少。
设备有了,接下来的考虑是厂房,他们现在没有条件大规模的盖房,陆国华打算先把院墙拉起来,盖几间简易工房,其他的再慢慢加盖。另外还要办各种证件。陆国华只需到当地工商局先个小作坊证,然后再办卫生许可证,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证件。陆国华一趟趟地跑腿,有时还需要送送礼。一边办着证件,还要跑印刷场商量包装袋的事。现在他们连商标都有了,就叫桃李牌酱菜。
夫妻两人马不停蹄地忙碌着,虽然忙,但因为觉得有奔头,两人脸上的笑容从没断过。
这天上午,郁春玲正在用机器切菜。忽听得有人叫她二婶。她赶紧停下来往外看了看,见是自己的侄媳妇杨小方。这是杨小方第二次上门,头一回是陆成功领着头来拜访长辈的,这次是来串门的。
杨小方笑笑:“二婶您忙您的,我闲来无事来随便看看。”
“嫂子。”陆郁梨看见杨小方来,老远就笑着打招呼。
“小梨。”杨小方也很喜欢陆郁梨。说起来,人和人的缘分也颇为奇怪。有些人见了,莫名地觉得喜欢。有些人是初见不喜欢,再见更不喜欢。杨小方对陆郁梨就是这样,而对那个小姑子陆美丽一点也不喜欢。小小年纪总是一副很有心计的模样,眼珠滴溜溜地乱转,还爱打个小报告。另外再加上那个讨人厌的陆清华。尽管,杨小方才嫁过来没多久,已经对她烦不胜烦。
陆郁梨看着杨小方,她看上去气色不错,特别是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愈发澄澈清亮。小侄女安安的眼睛就随她,谁见了谁夸。
“大嫂,你的眼睛真好看。”陆郁梨由衷地赞道。
杨小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家伙嘴真甜。怪不得大家都喜欢你。”
这以后,杨小方得了空就过来串门,碰到郁春玲忙不过来,她就帮着搭把手。
陆国华和郁春玲两人默默观察了这个侄媳妇一段时间,发现杨小方性子十分不错,人能干不说,行事十分周到有眼色。
陆国华叹道:“这样的人才,嫁到大哥家真是屈了。”
郁春玲道:“我也这么觉得。也就你先说了,我才好说这话。”
夫妻两人说罢相视一笑。
他们紧赶慢赶,总算在年前把几间重要的事给落实了。年后稍一整顿就可以开业了。
陆郁梨家旁边的那六间房子的宅基地几乎全占上了。拉了一圈一人多高的院墙,为了看守设备,他们还从村子里有狗的人家抱了几只狗看大门,陆国华每晚就睡在作坊里。陆国中两口子一看宅基地是彻底没戏了,接着又生了别的心思。他们又想把陆成才塞到陆国华这儿帮忙。
“你二侄儿这人不像你大侄老实本分,他到外面我们不放心,也只有你这个当二叔的能降得住他。”
陆国华冷淡地答道:“我这个小地方可放不下成才这种人才,你还是让他到外面锻炼锻炼吧。”
厂子还没开,陆国华就跟郁春玲商定,以后用人,不管多近的亲戚,那些偷懒耍滑的人一律不用。他们是开门做生意,不该心软的时候,绝不能手软。
郁春玲忐忑地问道:“那要是磨不开面子怎么办?”
陆国华道:“磨不开也得磨。否则最后哭的是咱自己。”
“嗯嗯。行,我以后啥事都跟你商量着来。”
陆国华又道:“大事咱们商量,一般的事你就自个作主。咱们一点点地学着来。”
“好,我以后得多学些东西,不能落你太远。”郁春玲说道。
陆郁梨听到爸爸妈妈的对话,心中倍感欣慰。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家一定会越过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