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1)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对于整个春秋战国乃至东西两周来说,楚国都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国家。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又自称炎黄子孙,这炎黄二字的由来,正是因为在上古时期两位联手击败了九黎部落酋长蚩尤的大帝,炎帝和黄帝。
楚国王族血脉,便是来自于黄帝之孙,颛顼帝高阳。
高阳有一个重孙叫做重黎,重黎因为有功而被当时的帝喾高辛封为“祝融”,这就是华夏神话中火神祝融的由来。
帝喾统治之时,共工氏发动叛乱,祝融重黎率兵镇压,双方交战于不周山,由此便产生了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大战的神话。
重黎因镇压共工氏不利而被帝喾处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哥哥之位,仍旧被称为“祝融”。
吴回的子孙在接下来的千百年间一路传承,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西周,也曾经在夏朝和商朝出任过诸侯,但最终都衰落了,子孙后代散落华夏各地。
直到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在位时,这位周朝天子将吴回的一名后代熊绎封在了楚蛮之地,楚国自此成立。
以源远流长的角度来说,如今的战国七雄之中无疑以楚国最为悠久。但偏偏也就是这个楚国,一直以来都被其他诸侯国视为“南蛮”,不屑于之为伍。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楚国人的胆子真的很大,早在七百年之前(约公元前1000年),楚国就已经正式举起了反旗,不再承认周天子对楚国的宗主权。
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年),天子周昭王御驾亲征楚国,被楚国人打的全军覆没,周昭王也战死沙场,从此之后楚国和周朝正式决裂。
到了熊渠就任楚国国君的时候,这位楚国国君甚至公然说出了“我乃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然后熊渠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
要知道这个时候天下还只有周天子能称王,距离礼崩乐坏、周朝诸侯各自称王的战国时代,可是还有着六百多年的时间呢!楚国之离经叛道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此,楚国被长期排斥在中原文明圈之外,不被其他诸侯国承认,即便六百多年之后的现在,这种歧视也没有太多的改观。
----------------------
公元前260年9月3日,楚国都城,陈城。
楚国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惯,那就是喜欢把自己的都城称为“郢都”,所以这座陈城又被称为“陈郢”。
虽然说楚国此刻的领土面积仍然稳居战国前列仅次于秦国,但这座楚国的都城陈郢看上去却并没有多么的雄伟,反倒显出了几分萧瑟,就如同如今已经渐渐的有了日薄西山之势的楚国。
自从十九年前秦国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之后,楚国就被迫将都城迁到了陈城。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的光阴,虽然当年那位和他爹楚怀王一样愚蠢的楚顷襄王已经死去三年,但是这个国家看上去似乎仍然没有任何复兴的迹象,仍然好像一只负伤的巨兽,在默默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一队车马缓缓西北而来,渐渐的临近了陈城,护卫着车队的是一队来自赵国的士兵,而在车队最前方的那辆马车上坐着的那名大袖飘飘的中年名士,便是赵国的使者,赵国上卿虞信了。
虞信看着面前这座沉默无言的立在大地之上的城池之时,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陈郢之景···远不如邯郸矣!忆昔年晋楚争霸,不意今之楚国,竟沦落至斯!”
虞信的感慨是有理由的。
战国时代之前是春秋时代,春秋时代的主题是“争霸”,这个时代一共出了五位霸主,虽然说五霸到底是哪五霸有着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在任何版本的春秋五霸之中,都一定不会少了晋文公姬重耳和楚庄王熊侣。
因为包括齐桓公吕小白在内,其他的霸主他们的国家都只不过是兴盛一时,争霸的时间也是断断续续。春秋时期真正一直站在争霸大舞台上的只有两个国家,那就是北边的晋国和南边的楚国。
如果说春秋是一个游戏世界的话,那么晋楚争霸,就是贯彻这个游戏世界的真正主线任务。
先看北边的晋国,晋国自从晋文公姬重耳之后便强势崛起,一举取代了原本的中原扛把子齐国,成为了当时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东边,老大哥齐国被晋国打得屁滚尿流,对晋国几乎是有败无胜。而在西边,晋文公姬重耳之子晋襄公姬驩在崤山之战中全歼另外一名春秋霸主秦穆公赵任好所率领的数万秦国精锐,从而取得了对秦国的决定性胜利,彻底的打碎了秦国人想要争霸的梦想。
自此之后,强大的晋国将秦国压制在函谷关之内长达一百多年,直到晋国解体成为赵魏韩三国,秦国才再次看到了东进的希望,并将其付诸行动。
除去北边的诸蛮夷戎狄不谈,在东西两个方向,晋国可以说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都把秦国和齐国这两个主要对手死死的踩在了脚下。
只有在向南扩张的时候,晋国遇到了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这个国家当然就是——楚国。
如果说身为周朝王族分支,姬姓诸侯国之一的晋国是典型的官二代高富帅霸道总裁的话,那么已经被中原诸国称呼了几百年“楚蛮子”的楚国,它的崛起无疑就是屌丝逆袭的典范。
别扯什么楚国祖上也阔过,往上五千年,谁家祖先不是炎帝和黄帝?
就在晋文公姬重耳意气风发接受诸侯朝见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南边的楚蛮子来了。
这个时候的楚国,已经不是那个被汉阳诸姬压制了将近两百年的楚国了。当年犹如一道铁链一般死死锁住楚国北上路线的汉阳地区十几个姬姓诸侯国,如今大半已经被楚国吞并,不再成为楚国北上的威胁。
楚国人带着雄心壮志,在一代春秋霸主楚庄王熊侣的率领下越过大别山,北上直抵黄河河畔,誓要问鼎中原。
在那之后,晋楚之间先后爆发了数不清的大小战役。
受内乱困扰的晋国在前597年的邲之战中落败,被迫承认楚庄王的霸权。
但楚国的胜利是短暂的,解决了内乱之后的高富帅晋国卷土重来,先后在城濮之战、颖北之战、鄢陵之战、湛阪之战等战役中击败楚国,并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焦夷之战和湛阪之战多次攻入楚国本土,甚至连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熊审都曾经被晋国人射瞎了一只眼睛。
但是楚国人就是不认输。
齐国被晋国打服了,放弃了争霸的想法,在大部分春秋时期甘当晋国之后的老二,偶尔在晋国衰落的时候出来捣捣乱。秦国被晋国打服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龟缩在关中,不敢东出一步。
只有楚国不服。
我可以输,但是我不服。
整个春秋时代,楚国大部分时间里对晋国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但从不低头。
楚国就好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任凭霸主晋国如何去蹂躏,去踩踏,但是他总会卷土重来,然后再次站在霸主晋国的面前,高声宣示天下。
我!不!服!
我他妈的就是不服!
再来!
晋楚之间的战争持续时间之长,战斗的激烈程度之高之残酷,可能也就只有千年之后法兰西和英格兰之间的那场百年战争能够相提并论了。
如果不是楚国牢牢的在正面战场上牵制了晋国一百多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很有可能春秋主角晋国在没有因为内乱而彻底分裂成为韩赵魏三国之前,就已经一统天下了。
公元前546年,晋国在发现无法彻底击溃楚国之后,终于在宋国的居中调解下和楚国会盟,史称“弭兵大会”。
从此晋楚平分中原霸权,来自南方打不死的小强楚国得到了和霸主中原高富帅晋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成为了春秋时代的联席CEO。
那也是晋楚两国在春秋舞台上最后的华丽演出,因为不久之后,战国时代到来了。
自那之后到现在,已经是差不多三百年的时间了。当年的中原霸主晋国被“三晋”赵魏韩所取代,当年打不死的小强楚国从春秋霸主堕落到被秦国花式殴打,成为了秦国人的小受和沙包。
此情此景,实在是令熟读历史的赵国上卿虞信不得不心生感慨。
“晋国已逝,莫非这楚国,也要步了那晋国后尘?”
在虞信的感慨声之中,来自赵国的使团车队,缓缓的接近了陈城的城门。
对于整个春秋战国乃至东西两周来说,楚国都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国家。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又自称炎黄子孙,这炎黄二字的由来,正是因为在上古时期两位联手击败了九黎部落酋长蚩尤的大帝,炎帝和黄帝。
楚国王族血脉,便是来自于黄帝之孙,颛顼帝高阳。
高阳有一个重孙叫做重黎,重黎因为有功而被当时的帝喾高辛封为“祝融”,这就是华夏神话中火神祝融的由来。
帝喾统治之时,共工氏发动叛乱,祝融重黎率兵镇压,双方交战于不周山,由此便产生了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大战的神话。
重黎因镇压共工氏不利而被帝喾处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哥哥之位,仍旧被称为“祝融”。
吴回的子孙在接下来的千百年间一路传承,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西周,也曾经在夏朝和商朝出任过诸侯,但最终都衰落了,子孙后代散落华夏各地。
直到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在位时,这位周朝天子将吴回的一名后代熊绎封在了楚蛮之地,楚国自此成立。
以源远流长的角度来说,如今的战国七雄之中无疑以楚国最为悠久。但偏偏也就是这个楚国,一直以来都被其他诸侯国视为“南蛮”,不屑于之为伍。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楚国人的胆子真的很大,早在七百年之前(约公元前1000年),楚国就已经正式举起了反旗,不再承认周天子对楚国的宗主权。
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年),天子周昭王御驾亲征楚国,被楚国人打的全军覆没,周昭王也战死沙场,从此之后楚国和周朝正式决裂。
到了熊渠就任楚国国君的时候,这位楚国国君甚至公然说出了“我乃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然后熊渠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
要知道这个时候天下还只有周天子能称王,距离礼崩乐坏、周朝诸侯各自称王的战国时代,可是还有着六百多年的时间呢!楚国之离经叛道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此,楚国被长期排斥在中原文明圈之外,不被其他诸侯国承认,即便六百多年之后的现在,这种歧视也没有太多的改观。
----------------------
公元前260年9月3日,楚国都城,陈城。
楚国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惯,那就是喜欢把自己的都城称为“郢都”,所以这座陈城又被称为“陈郢”。
虽然说楚国此刻的领土面积仍然稳居战国前列仅次于秦国,但这座楚国的都城陈郢看上去却并没有多么的雄伟,反倒显出了几分萧瑟,就如同如今已经渐渐的有了日薄西山之势的楚国。
自从十九年前秦国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之后,楚国就被迫将都城迁到了陈城。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的光阴,虽然当年那位和他爹楚怀王一样愚蠢的楚顷襄王已经死去三年,但是这个国家看上去似乎仍然没有任何复兴的迹象,仍然好像一只负伤的巨兽,在默默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一队车马缓缓西北而来,渐渐的临近了陈城,护卫着车队的是一队来自赵国的士兵,而在车队最前方的那辆马车上坐着的那名大袖飘飘的中年名士,便是赵国的使者,赵国上卿虞信了。
虞信看着面前这座沉默无言的立在大地之上的城池之时,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陈郢之景···远不如邯郸矣!忆昔年晋楚争霸,不意今之楚国,竟沦落至斯!”
虞信的感慨是有理由的。
战国时代之前是春秋时代,春秋时代的主题是“争霸”,这个时代一共出了五位霸主,虽然说五霸到底是哪五霸有着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在任何版本的春秋五霸之中,都一定不会少了晋文公姬重耳和楚庄王熊侣。
因为包括齐桓公吕小白在内,其他的霸主他们的国家都只不过是兴盛一时,争霸的时间也是断断续续。春秋时期真正一直站在争霸大舞台上的只有两个国家,那就是北边的晋国和南边的楚国。
如果说春秋是一个游戏世界的话,那么晋楚争霸,就是贯彻这个游戏世界的真正主线任务。
先看北边的晋国,晋国自从晋文公姬重耳之后便强势崛起,一举取代了原本的中原扛把子齐国,成为了当时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东边,老大哥齐国被晋国打得屁滚尿流,对晋国几乎是有败无胜。而在西边,晋文公姬重耳之子晋襄公姬驩在崤山之战中全歼另外一名春秋霸主秦穆公赵任好所率领的数万秦国精锐,从而取得了对秦国的决定性胜利,彻底的打碎了秦国人想要争霸的梦想。
自此之后,强大的晋国将秦国压制在函谷关之内长达一百多年,直到晋国解体成为赵魏韩三国,秦国才再次看到了东进的希望,并将其付诸行动。
除去北边的诸蛮夷戎狄不谈,在东西两个方向,晋国可以说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都把秦国和齐国这两个主要对手死死的踩在了脚下。
只有在向南扩张的时候,晋国遇到了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这个国家当然就是——楚国。
如果说身为周朝王族分支,姬姓诸侯国之一的晋国是典型的官二代高富帅霸道总裁的话,那么已经被中原诸国称呼了几百年“楚蛮子”的楚国,它的崛起无疑就是屌丝逆袭的典范。
别扯什么楚国祖上也阔过,往上五千年,谁家祖先不是炎帝和黄帝?
就在晋文公姬重耳意气风发接受诸侯朝见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南边的楚蛮子来了。
这个时候的楚国,已经不是那个被汉阳诸姬压制了将近两百年的楚国了。当年犹如一道铁链一般死死锁住楚国北上路线的汉阳地区十几个姬姓诸侯国,如今大半已经被楚国吞并,不再成为楚国北上的威胁。
楚国人带着雄心壮志,在一代春秋霸主楚庄王熊侣的率领下越过大别山,北上直抵黄河河畔,誓要问鼎中原。
在那之后,晋楚之间先后爆发了数不清的大小战役。
受内乱困扰的晋国在前597年的邲之战中落败,被迫承认楚庄王的霸权。
但楚国的胜利是短暂的,解决了内乱之后的高富帅晋国卷土重来,先后在城濮之战、颖北之战、鄢陵之战、湛阪之战等战役中击败楚国,并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焦夷之战和湛阪之战多次攻入楚国本土,甚至连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熊审都曾经被晋国人射瞎了一只眼睛。
但是楚国人就是不认输。
齐国被晋国打服了,放弃了争霸的想法,在大部分春秋时期甘当晋国之后的老二,偶尔在晋国衰落的时候出来捣捣乱。秦国被晋国打服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龟缩在关中,不敢东出一步。
只有楚国不服。
我可以输,但是我不服。
整个春秋时代,楚国大部分时间里对晋国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但从不低头。
楚国就好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任凭霸主晋国如何去蹂躏,去踩踏,但是他总会卷土重来,然后再次站在霸主晋国的面前,高声宣示天下。
我!不!服!
我他妈的就是不服!
再来!
晋楚之间的战争持续时间之长,战斗的激烈程度之高之残酷,可能也就只有千年之后法兰西和英格兰之间的那场百年战争能够相提并论了。
如果不是楚国牢牢的在正面战场上牵制了晋国一百多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很有可能春秋主角晋国在没有因为内乱而彻底分裂成为韩赵魏三国之前,就已经一统天下了。
公元前546年,晋国在发现无法彻底击溃楚国之后,终于在宋国的居中调解下和楚国会盟,史称“弭兵大会”。
从此晋楚平分中原霸权,来自南方打不死的小强楚国得到了和霸主中原高富帅晋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成为了春秋时代的联席CEO。
那也是晋楚两国在春秋舞台上最后的华丽演出,因为不久之后,战国时代到来了。
自那之后到现在,已经是差不多三百年的时间了。当年的中原霸主晋国被“三晋”赵魏韩所取代,当年打不死的小强楚国从春秋霸主堕落到被秦国花式殴打,成为了秦国人的小受和沙包。
此情此景,实在是令熟读历史的赵国上卿虞信不得不心生感慨。
“晋国已逝,莫非这楚国,也要步了那晋国后尘?”
在虞信的感慨声之中,来自赵国的使团车队,缓缓的接近了陈城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