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造假高手?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时空古董商》最新章节!
德义堂的周胖子今天一天都没来店里。秦宇两次路过时,只有小圆的那个小伙计坐在店里玩着手机。
莫非怕自己找他麻烦不成?
这小胆量也敢干这种打击报复的事,真是醉了。
秦宇摇摇头,不再想这件事,转眼到了下班时间,今天约好了和洛天明的见面,总不能穿着保洁员的衣服出席,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
回到值班小屋,秦宇换上了一套洗的很干净的旧体恤和牛仔裤,走到市场门口时,一辆黑色的奔驰S500已经停在门外,洛天明按下车窗坐在后排对秦宇招手。
“不好意思,刚下班。”秦宇上车后带着歉意说道。
“没事儿,我也刚到。”洛天明爽朗的笑道,对司机说:“开车。”
司机点点头:“好的洛总。”
坐在封闭的车厢内,仿佛隔绝了外界一切的喧闹,车辆很平稳的行驶着,感觉不到丝毫颠簸。
好车就是好车,秦宇暗自感叹。他和洛天明并肩坐在后排,轻轻靠着真皮椅背,眼神不自觉的暗暗观察,感受着车身内部宽敞的空间,豪华的内饰,连放着古筝乐的音响,音质都是一流的。
“喜欢玩儿车?”洛天明笑问。
“喜欢,玩不起。”秦宇实话实说,很少有男人不喜欢车。可喜欢归喜欢,玩儿车这个词,至少现在来说,秦宇可是万万没勇气说出口。
随着时代的发展,车已经不单单是人们最初发明时所设想的代步工具,而是逐渐成为了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无论是轿车,跑车,越野,就像高级的玩具,男人们都能想法设法的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男人与其说在开车,不如说是玩儿车。他们握着方向盘时,总幻想能够释放出灵魂深处的狂热,用车来征服泥泞的道路,险恶的山丘,噢,或许还有完美的女人。
秦宇很喜欢一句话。
男人从未长大,只是玩具越来越贵。
“以你得而本事,一辆车算不上什么难事。”洛天明抽出两支中华,随意地说。
秦宇接过烟,道了声谢,没再说话。
车子开得不快,二十多分钟后,缓缓停在一家装修豪华的酒店门口。
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推开大门,包间里面已经坐着三个人。一个头发花白的麻衣老者端坐在圆桌前,还有两个女孩坐在休息区的沙发上看手机。
年龄大的那个少女看上二十岁左右,身穿黑色修身体恤,下身穿着一条紧身的牛仔裤,傲人的身材,配上修长的双腿,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腿玩年女神。亚麻色的卷发随意搭在肩上,精致的脸庞,弯弯的柳眉,一双明眸闪着动人的神采。白皙而修长的脖子,戴着一条蒂凡尼经典纯银钥匙项链,映衬着女孩动人的光彩。
另一个小女孩只有七八岁的模样,一身白色连衣裙,乌黑的直发,娇嫩的脸庞,虽然稚气未脱,但也能看出来,几年后也是个活脱脱的美人胚子。
林筱也是个足以有潜质成长为女神级别的姑娘,秦宇在心中默默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眼前的高挑少女和林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天明来了,快这边坐。这位小兄弟一定就是秦宇了吧,来来来,别拘谨。书雅,音音,客人都来了,赶紧过来。”冯德正给足了面子的站起身,热情招呼着,随后看着秦宇,感叹了一句:“小秦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岁光景,年轻真好啊!”
洛天明笑着介绍:“小秦,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老友了,冯德正冯老,这位爷可是东海赫赫有名的人物,听我提了你的事之后,非得嚷着要见见你这位青年才俊。”
说完又指着两个少女说:“这是老冯的两个孙女,这次跟着老冯到京城,打着向爷爷学习的旗号旅游来了。这大美女叫冯书雅,东海艺术学院音乐系的高材生;小美女呢,是老冯的小孙女,冯音音,还在上小学。”
冯书雅不乐意了,嘟着小嘴不满地道:“洛爷爷,什么叫打着学习的旗号呀,我跟音音可是真心实意的来跟着爷爷见世面的。”
“是吗?哈哈,我可是听说你们早上天没亮就上八达岭转悠去了?还拐跑了老冯的司机,搞得他一大把年纪了还顶着太阳叫出租车。”
“那,见识祖国的壮丽河山,不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嘛!”冯书雅声音顿时蔫了不少,心虚地辩解。
秦宇赶紧起身礼貌的打招呼:“冯老您好,冯小姐好,小妹妹你也好。”
冯德正爽朗的大笑,冯书雅望向秦宇的目光满是好奇,冯音音则安静地点点头。
“秦宇小兄弟,我也随天明叫你一声小秦了,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菜,就随便点了几样,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忌口的,就让服务员换了,再加几个菜。”
秦宇忙道:“冯老您点过就好,我没忌口的,吃什么都行。”
这个豪华的包间,面积保守估计都得上百平米,秦宇别说在里面吃过饭,就连见都没见过,他哪懂那些古色古香的菜名都是什么菜,客随主便就好。
冯德正笑着让服务员走菜,随后道:“小秦,这两天天明可尽在我耳边提你了,说你是天纵奇才,天生就该做古董这一行,说的那叫一个丰富多彩。什么一眼辩真伪,铁口断金言,还说整个潘家园都传你是真正的高手,大隐于市等等太多。”
“老冯你还别说我夸大其词,我说的可都是我打听来的。别的不说,就前天那一眼就看出周胖子那件接底儿的仿品,冲这份本事我洛天明就服气。”
冯书雅坐在旁边,听得小嘴越张越大,内心泛起阵阵惊讶,心想这个秦宇看起来也就和她一般年纪,怎么就成了大隐于市的高人了,还让爷爷和洛爷爷轮番猛夸,这也太夸张了吧。
冯音音却冷不丁的开口问道:“洛爷爷,什么叫接底儿?”
洛天明刚要开口,冯书雅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这接底啊,就是接老底。是民国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造假的工艺,就是在古代破损瓷器完整的底部上,接上瓷工后作的新瓷器。比如一个清代的老碗,虽然破了,但底部完好,就直接做一个新的碗,把新碗的底切掉,换上老的,上了釉水进窑重烧。”
说完冲冯德正得意的一笑:“爷爷,我说的没错吧!”
冯德正欣慰大笑,点头道:“看来我的大孙女这几年可没少看书啊!好,好!说的一点都没错!不过爷爷再补充几句,书雅你没意见吧?”
冯书雅得到爷爷夸奖,笑容灿烂:“我怎么会有意见呀,爷爷您说。”
“因为古玩行里人,鉴定一件瓷器,往往习惯于先看器物的底部,而这种接底的瓷器,底是老的,所以极具迷惑性。这种技术产生之初,不知让多少行家在上面栽了跟头。很多制假的高手,往往可以把这底接的不露痕迹,要知道,古代制瓷古艺常常神乎其技,有时就算我们猜到这件东西是接底的,却实在难以找到接痕,而让很多心术不正的卖家钻了空子。音音,这么解释,你明白了吗?”
冯音音显然对古瓷器并非一窍不通,理解了一会儿后,便轻轻点头:“爷爷,我大概明白了。”
洛天明见状,隐蔽地对冯德正使了个眼色,说道:“那咱们言归正传,我也是真想知道小秦你这眼光究竟有多高。老冯,你也没墨迹了,赶紧把东西拿出来给小秦瞧瞧。”
冯德正也说:“对,之前天明说的我是真好奇,小秦,你也别介意,趁现在还没上菜,老头子忍不住想拿件东西试试你的眼光,你觉得如何?”
秦宇明白二老请他吃饭是次要,试他深浅才是主题,便点头应道:“我也不过是在潘家园待得久了,懂些皮毛而已。冯老洛老要是不嫌弃,小子便斗胆说说自己的观点。”
冯德正微微一笑,在旁边的旅行包里拿出一个锦盒放在桌上,嘴上赞叹道:“年轻人有才,却不恃才傲物,单是小秦你这份谦虚,也不枉天明夸你这么些天。”
秦宇暗笑,心说我哪里是谦虚,不过是因为之前身体不好,昨天又刚经历太多,得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而已。
冯德正打开锦盒,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拿出一方砚台,说道:“小秦,这方砚台,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
秦宇探过身子,眼神大略一扫,心中略觉怪异:“澄泥砚,看上去有些年头。”
洛天明赞道:“好眼光!还有呢?”
秦宇以眼神示意,得到冯德正许可后,抄起桌上的砚台,抓在手里仔细观察。
一旁的冯德正小声对冯书雅和冯音音二人说道:“这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历史。从唐代开始,澄泥砚就和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为‘四大名砚’了。
但澄泥砚和其他名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不像端砚或歙砚,原料是石头。因此澄泥砚较于其他品种的石质砚台,质地上更细腻,好像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而且问世的年代也比其他名砚要更早一些。”
冯书雅恍然大悟:“难怪我觉得这砚台的颜色青中带红,像蟹壳的颜色一般。之前我还奇怪,怎么会有石头会是这种颜色,原来是用泥料烧制的啊。”
“这种泥料很特殊,遇到高温会产生很多不同的颜色,红青绿紫都是有可能的,更有甚者可能一砚多色。所以在没出窑炉之前,再有经验的工匠,也无法判断自己的作品究竟会呈现出什么颜色。这,就是澄泥砚的魅力所在啊。”
冯书雅大感兴趣,还想再问,却被冯德正伸手制止了。顺着爷爷的眼神,冯书雅发现秦宇的表情很是丰富,认真中夹杂着疑惑。
疑惑,就是秦宇现在内心的真实写照。
这是方长在二十公分,宽十六七,高约六公分的砚台,尺寸算是比较大。无论是从用料,造型,无疑都是上乘的,泥料讲究,色青红泛红,却不显杂,而是青红之间互有映衬,相得益彰。再看包浆皮壳,也无不显示出这方砚台的年纪,至少也有百年。
可怪就怪在,这砚台上雕刻的图案。既不是山水人物、走兽飞禽;也不是草书花卉、台山白塔;而是在砚池上方怪异的刻着一艘帆船,两侧则各雕有一片长长的羽毛,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再翻过来,砚台背后正中的位置则落有双排竖款“大清康熙三十六年过海山人制”。
这个就让人费解了。
单从纹饰上来看,这件东西就已经可以被完全排斥在真品的范畴之外。这就和网上的笑话一样,老爸花了十万买了副古画,结果画里是个变形金刚一样,风马牛不相及。
用书面点的话来讲,这就是件臆造品。可这如果是有人胡乱作假的仿品,凭这顶级的泥料和强横的雕工,还有这温润自然的包浆来看,这个作假者的实力完全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完全可以照猫画虎地仿制些名品,随便一件流入市面都会有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还是抢着买的那种。
这不科学。思索片刻后,秦宇决定亲自回到当时的情景,好好见识一下这个奇人。他深吸一口气,屏息定神,随后缓缓睁开双眼,一寸一寸的缓缓移动目光,力求不放过这方砚台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云雾聚散数次后,秦宇回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幕幕,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德义堂的周胖子今天一天都没来店里。秦宇两次路过时,只有小圆的那个小伙计坐在店里玩着手机。
莫非怕自己找他麻烦不成?
这小胆量也敢干这种打击报复的事,真是醉了。
秦宇摇摇头,不再想这件事,转眼到了下班时间,今天约好了和洛天明的见面,总不能穿着保洁员的衣服出席,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
回到值班小屋,秦宇换上了一套洗的很干净的旧体恤和牛仔裤,走到市场门口时,一辆黑色的奔驰S500已经停在门外,洛天明按下车窗坐在后排对秦宇招手。
“不好意思,刚下班。”秦宇上车后带着歉意说道。
“没事儿,我也刚到。”洛天明爽朗的笑道,对司机说:“开车。”
司机点点头:“好的洛总。”
坐在封闭的车厢内,仿佛隔绝了外界一切的喧闹,车辆很平稳的行驶着,感觉不到丝毫颠簸。
好车就是好车,秦宇暗自感叹。他和洛天明并肩坐在后排,轻轻靠着真皮椅背,眼神不自觉的暗暗观察,感受着车身内部宽敞的空间,豪华的内饰,连放着古筝乐的音响,音质都是一流的。
“喜欢玩儿车?”洛天明笑问。
“喜欢,玩不起。”秦宇实话实说,很少有男人不喜欢车。可喜欢归喜欢,玩儿车这个词,至少现在来说,秦宇可是万万没勇气说出口。
随着时代的发展,车已经不单单是人们最初发明时所设想的代步工具,而是逐渐成为了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无论是轿车,跑车,越野,就像高级的玩具,男人们都能想法设法的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男人与其说在开车,不如说是玩儿车。他们握着方向盘时,总幻想能够释放出灵魂深处的狂热,用车来征服泥泞的道路,险恶的山丘,噢,或许还有完美的女人。
秦宇很喜欢一句话。
男人从未长大,只是玩具越来越贵。
“以你得而本事,一辆车算不上什么难事。”洛天明抽出两支中华,随意地说。
秦宇接过烟,道了声谢,没再说话。
车子开得不快,二十多分钟后,缓缓停在一家装修豪华的酒店门口。
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推开大门,包间里面已经坐着三个人。一个头发花白的麻衣老者端坐在圆桌前,还有两个女孩坐在休息区的沙发上看手机。
年龄大的那个少女看上二十岁左右,身穿黑色修身体恤,下身穿着一条紧身的牛仔裤,傲人的身材,配上修长的双腿,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腿玩年女神。亚麻色的卷发随意搭在肩上,精致的脸庞,弯弯的柳眉,一双明眸闪着动人的神采。白皙而修长的脖子,戴着一条蒂凡尼经典纯银钥匙项链,映衬着女孩动人的光彩。
另一个小女孩只有七八岁的模样,一身白色连衣裙,乌黑的直发,娇嫩的脸庞,虽然稚气未脱,但也能看出来,几年后也是个活脱脱的美人胚子。
林筱也是个足以有潜质成长为女神级别的姑娘,秦宇在心中默默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眼前的高挑少女和林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天明来了,快这边坐。这位小兄弟一定就是秦宇了吧,来来来,别拘谨。书雅,音音,客人都来了,赶紧过来。”冯德正给足了面子的站起身,热情招呼着,随后看着秦宇,感叹了一句:“小秦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岁光景,年轻真好啊!”
洛天明笑着介绍:“小秦,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老友了,冯德正冯老,这位爷可是东海赫赫有名的人物,听我提了你的事之后,非得嚷着要见见你这位青年才俊。”
说完又指着两个少女说:“这是老冯的两个孙女,这次跟着老冯到京城,打着向爷爷学习的旗号旅游来了。这大美女叫冯书雅,东海艺术学院音乐系的高材生;小美女呢,是老冯的小孙女,冯音音,还在上小学。”
冯书雅不乐意了,嘟着小嘴不满地道:“洛爷爷,什么叫打着学习的旗号呀,我跟音音可是真心实意的来跟着爷爷见世面的。”
“是吗?哈哈,我可是听说你们早上天没亮就上八达岭转悠去了?还拐跑了老冯的司机,搞得他一大把年纪了还顶着太阳叫出租车。”
“那,见识祖国的壮丽河山,不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嘛!”冯书雅声音顿时蔫了不少,心虚地辩解。
秦宇赶紧起身礼貌的打招呼:“冯老您好,冯小姐好,小妹妹你也好。”
冯德正爽朗的大笑,冯书雅望向秦宇的目光满是好奇,冯音音则安静地点点头。
“秦宇小兄弟,我也随天明叫你一声小秦了,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菜,就随便点了几样,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忌口的,就让服务员换了,再加几个菜。”
秦宇忙道:“冯老您点过就好,我没忌口的,吃什么都行。”
这个豪华的包间,面积保守估计都得上百平米,秦宇别说在里面吃过饭,就连见都没见过,他哪懂那些古色古香的菜名都是什么菜,客随主便就好。
冯德正笑着让服务员走菜,随后道:“小秦,这两天天明可尽在我耳边提你了,说你是天纵奇才,天生就该做古董这一行,说的那叫一个丰富多彩。什么一眼辩真伪,铁口断金言,还说整个潘家园都传你是真正的高手,大隐于市等等太多。”
“老冯你还别说我夸大其词,我说的可都是我打听来的。别的不说,就前天那一眼就看出周胖子那件接底儿的仿品,冲这份本事我洛天明就服气。”
冯书雅坐在旁边,听得小嘴越张越大,内心泛起阵阵惊讶,心想这个秦宇看起来也就和她一般年纪,怎么就成了大隐于市的高人了,还让爷爷和洛爷爷轮番猛夸,这也太夸张了吧。
冯音音却冷不丁的开口问道:“洛爷爷,什么叫接底儿?”
洛天明刚要开口,冯书雅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这接底啊,就是接老底。是民国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造假的工艺,就是在古代破损瓷器完整的底部上,接上瓷工后作的新瓷器。比如一个清代的老碗,虽然破了,但底部完好,就直接做一个新的碗,把新碗的底切掉,换上老的,上了釉水进窑重烧。”
说完冲冯德正得意的一笑:“爷爷,我说的没错吧!”
冯德正欣慰大笑,点头道:“看来我的大孙女这几年可没少看书啊!好,好!说的一点都没错!不过爷爷再补充几句,书雅你没意见吧?”
冯书雅得到爷爷夸奖,笑容灿烂:“我怎么会有意见呀,爷爷您说。”
“因为古玩行里人,鉴定一件瓷器,往往习惯于先看器物的底部,而这种接底的瓷器,底是老的,所以极具迷惑性。这种技术产生之初,不知让多少行家在上面栽了跟头。很多制假的高手,往往可以把这底接的不露痕迹,要知道,古代制瓷古艺常常神乎其技,有时就算我们猜到这件东西是接底的,却实在难以找到接痕,而让很多心术不正的卖家钻了空子。音音,这么解释,你明白了吗?”
冯音音显然对古瓷器并非一窍不通,理解了一会儿后,便轻轻点头:“爷爷,我大概明白了。”
洛天明见状,隐蔽地对冯德正使了个眼色,说道:“那咱们言归正传,我也是真想知道小秦你这眼光究竟有多高。老冯,你也没墨迹了,赶紧把东西拿出来给小秦瞧瞧。”
冯德正也说:“对,之前天明说的我是真好奇,小秦,你也别介意,趁现在还没上菜,老头子忍不住想拿件东西试试你的眼光,你觉得如何?”
秦宇明白二老请他吃饭是次要,试他深浅才是主题,便点头应道:“我也不过是在潘家园待得久了,懂些皮毛而已。冯老洛老要是不嫌弃,小子便斗胆说说自己的观点。”
冯德正微微一笑,在旁边的旅行包里拿出一个锦盒放在桌上,嘴上赞叹道:“年轻人有才,却不恃才傲物,单是小秦你这份谦虚,也不枉天明夸你这么些天。”
秦宇暗笑,心说我哪里是谦虚,不过是因为之前身体不好,昨天又刚经历太多,得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而已。
冯德正打开锦盒,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拿出一方砚台,说道:“小秦,这方砚台,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
秦宇探过身子,眼神大略一扫,心中略觉怪异:“澄泥砚,看上去有些年头。”
洛天明赞道:“好眼光!还有呢?”
秦宇以眼神示意,得到冯德正许可后,抄起桌上的砚台,抓在手里仔细观察。
一旁的冯德正小声对冯书雅和冯音音二人说道:“这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历史。从唐代开始,澄泥砚就和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为‘四大名砚’了。
但澄泥砚和其他名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不像端砚或歙砚,原料是石头。因此澄泥砚较于其他品种的石质砚台,质地上更细腻,好像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而且问世的年代也比其他名砚要更早一些。”
冯书雅恍然大悟:“难怪我觉得这砚台的颜色青中带红,像蟹壳的颜色一般。之前我还奇怪,怎么会有石头会是这种颜色,原来是用泥料烧制的啊。”
“这种泥料很特殊,遇到高温会产生很多不同的颜色,红青绿紫都是有可能的,更有甚者可能一砚多色。所以在没出窑炉之前,再有经验的工匠,也无法判断自己的作品究竟会呈现出什么颜色。这,就是澄泥砚的魅力所在啊。”
冯书雅大感兴趣,还想再问,却被冯德正伸手制止了。顺着爷爷的眼神,冯书雅发现秦宇的表情很是丰富,认真中夹杂着疑惑。
疑惑,就是秦宇现在内心的真实写照。
这是方长在二十公分,宽十六七,高约六公分的砚台,尺寸算是比较大。无论是从用料,造型,无疑都是上乘的,泥料讲究,色青红泛红,却不显杂,而是青红之间互有映衬,相得益彰。再看包浆皮壳,也无不显示出这方砚台的年纪,至少也有百年。
可怪就怪在,这砚台上雕刻的图案。既不是山水人物、走兽飞禽;也不是草书花卉、台山白塔;而是在砚池上方怪异的刻着一艘帆船,两侧则各雕有一片长长的羽毛,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再翻过来,砚台背后正中的位置则落有双排竖款“大清康熙三十六年过海山人制”。
这个就让人费解了。
单从纹饰上来看,这件东西就已经可以被完全排斥在真品的范畴之外。这就和网上的笑话一样,老爸花了十万买了副古画,结果画里是个变形金刚一样,风马牛不相及。
用书面点的话来讲,这就是件臆造品。可这如果是有人胡乱作假的仿品,凭这顶级的泥料和强横的雕工,还有这温润自然的包浆来看,这个作假者的实力完全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完全可以照猫画虎地仿制些名品,随便一件流入市面都会有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还是抢着买的那种。
这不科学。思索片刻后,秦宇决定亲自回到当时的情景,好好见识一下这个奇人。他深吸一口气,屏息定神,随后缓缓睁开双眼,一寸一寸的缓缓移动目光,力求不放过这方砚台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云雾聚散数次后,秦宇回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幕幕,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