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正文在下一章)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凤凰吟:夏商天下》最新章节!
在故事开始之前,这里会首先解决大家对夏商历史的几个疑问和争议。
一、关于历史上的夏朝是否还属于上古,在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有关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
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
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
我就暂时以《中国通史》为准,将夏朝归为上古时期了。
—————————————————
二、关于本书的主要历史资料依据。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
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被盗墓者不准(FǒuBiāo)在魏安釐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所发现。
是现知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在研究夏代的年代问题上有其特殊意义。
由于它所著年代更早,且是在司马迁过世后才现世,里面有很多都是司马迁未知晓和考证的历史。
所以我个人认为他的记载应比《史记》更具真实性(尽管它有很多记事都因与中国推崇的儒学理念相背,而被古今大多数视作反书惨遭迫害千年)。
在我的文里,《竹书纪年》与《史记》《夏本纪》记录冲突相悖之处,我会全以《竹书纪年》为主,兼以参考一些考古类书籍。
对于春秋以前的历史,我是坚定的《竹书》派,《史记》派的忍一忍吧……
————————————————
三、关于夏商所尚颜色的争议:
很多人说夏尚黑,其实不然。
秦朝尚黑行水德,这是一定的了。由秦朝按五行相克向上推算——水克火,周是火德尚红色;火克金,商是金德尚白色;金克木,因此夏应该是木德尚青。
也有传说大禹曾碰到过青龙,所以夏自最初就是尚青的。
故而夏的旗帜和君王的衣服是青色,商的旗帜和君王的衣服是白色。
(这五德相克弄不明白的,可以参考我的另一本书《大秦宠婢》(《醉秦瑶》)的第181章五德兴国,里面有详细的解释。
————————————————
四、关于主角们名字的争议(这时的人称氏不称姓,详见第一章开头):
1、伊尹:
伊尹奴隶出身,原本没有姓氏和名字,相传他生于伊水附近,所以被人称做“伊”。
甲骨文中提到伊尹几乎都以单字“伊”居多。
有人说他名“挚”。其实“挚”是好友的意思。与其说是名,倒更像是爱称。
商汤启用伊尹,将他视作亲密无间的朋友、师长,故称他为“挚”——“伊挚”。
意为名叫“伊”的好朋友。
至于“尹”字,那是商朝建立后专门为他创立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丞相——名叫“伊”的丞相。(参考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官职,丞相就被称为“令尹”,便是来自于此。)
2、夏桀:
历史上称他夏桀。
“桀”有凶猛的野兽之意,只是他死后百姓和商朝对他的恶称,并非他的名。
他名为癸(因《竹书纪年》称他为帝癸)或履癸(“履”有“国土”之意)。
夏朝的最高统治者一族是姒姓夏后氏。
夏朝王室姓姒,建夏初期分封了十二个本家姓的姒姓侯,形成了十二个正统王室方国以历代护卫夏王朝中世袭称帝的一族(这十二个姒姓方国到夏末时已经历了几百年,相继消亡分裂)。
这一族为了将自己的尊贵与其他姒姓族人区分开来,从此便直接改以国号为氏,不称“侯”,而成“后”(意为“王”),合为夏后氏。
故而,应称为夏后癸。
3、妺喜:
历史上的妺喜是蒙山国有施氏的公主。
《楚辞·天问》注:“蒙山,国名也”,即为蒙山国。有施氏,为世居蒙山的古老部族,历经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至夏代立国。
蒙山国是有施氏,但姓什么史书中却没有记录。
她的名其实并不是妺喜,而是单一个“喜”字,“妺”字有妹妹的意思,在先秦以前常有这种称呼妹妹的叫法,意为“爱妹”,叫妺喜应只是夏后癸对她的爱称。
4、商汤:
史称他商汤,是因他“成汤”的号(他的名号很多,这是其中之一),是民为他起的,并非他本名。
商国是子姓、相传是高辛氏。
他本名为履,是为高辛履,而在甲骨文记录中他还有另一名“天乙”用得也很多——高辛天乙。
————————————————
关于主角们年龄的争议:
一、妺喜:
她的年龄争议不大。
帝癸三年筑倾宫,这是专门为妺喜所造的。
所以妺喜定是在夏后癸即位为帝后三年内入宫的。
而这时的她能让癸一见倾心,也必定是个还未出阁的及笄之前的漂亮小女孩。
(先秦以前古人早熟,贵族男子十三岁婚配,身份高的公主十五岁还没嫁的已经算少见了。)
二、帝癸(夏桀)
出生年不详,某“百科”说他在位54年(前1653—前1600)是错的,《竹书纪年》记载帝癸三十一年夏亡,他只在位三十一年。
史书记载早期的他能征善战、能文能武,年少时就即位,所以他的年龄也没想象的那么大。
三、伊尹
伊尹作为奴隶,又是弃儿,出生年也不祥,因为他被后世奉为“元圣”(第一圣人),就感觉应该很老,大多“百科”传他活了一百多岁,其实早年的史书并没提到他的年龄,但却有提到他与妺喜之间关系密切,那何不将他想象得更为年轻一些?否则年纪跟妺喜差距大太的人又如何能得妺喜倾心?岂不是不合常理?
在故事开始之前,这里会首先解决大家对夏商历史的几个疑问和争议。
一、关于历史上的夏朝是否还属于上古,在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有关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
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
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
我就暂时以《中国通史》为准,将夏朝归为上古时期了。
—————————————————
二、关于本书的主要历史资料依据。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
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被盗墓者不准(FǒuBiāo)在魏安釐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所发现。
是现知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在研究夏代的年代问题上有其特殊意义。
由于它所著年代更早,且是在司马迁过世后才现世,里面有很多都是司马迁未知晓和考证的历史。
所以我个人认为他的记载应比《史记》更具真实性(尽管它有很多记事都因与中国推崇的儒学理念相背,而被古今大多数视作反书惨遭迫害千年)。
在我的文里,《竹书纪年》与《史记》《夏本纪》记录冲突相悖之处,我会全以《竹书纪年》为主,兼以参考一些考古类书籍。
对于春秋以前的历史,我是坚定的《竹书》派,《史记》派的忍一忍吧……
————————————————
三、关于夏商所尚颜色的争议:
很多人说夏尚黑,其实不然。
秦朝尚黑行水德,这是一定的了。由秦朝按五行相克向上推算——水克火,周是火德尚红色;火克金,商是金德尚白色;金克木,因此夏应该是木德尚青。
也有传说大禹曾碰到过青龙,所以夏自最初就是尚青的。
故而夏的旗帜和君王的衣服是青色,商的旗帜和君王的衣服是白色。
(这五德相克弄不明白的,可以参考我的另一本书《大秦宠婢》(《醉秦瑶》)的第181章五德兴国,里面有详细的解释。
————————————————
四、关于主角们名字的争议(这时的人称氏不称姓,详见第一章开头):
1、伊尹:
伊尹奴隶出身,原本没有姓氏和名字,相传他生于伊水附近,所以被人称做“伊”。
甲骨文中提到伊尹几乎都以单字“伊”居多。
有人说他名“挚”。其实“挚”是好友的意思。与其说是名,倒更像是爱称。
商汤启用伊尹,将他视作亲密无间的朋友、师长,故称他为“挚”——“伊挚”。
意为名叫“伊”的好朋友。
至于“尹”字,那是商朝建立后专门为他创立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丞相——名叫“伊”的丞相。(参考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官职,丞相就被称为“令尹”,便是来自于此。)
2、夏桀:
历史上称他夏桀。
“桀”有凶猛的野兽之意,只是他死后百姓和商朝对他的恶称,并非他的名。
他名为癸(因《竹书纪年》称他为帝癸)或履癸(“履”有“国土”之意)。
夏朝的最高统治者一族是姒姓夏后氏。
夏朝王室姓姒,建夏初期分封了十二个本家姓的姒姓侯,形成了十二个正统王室方国以历代护卫夏王朝中世袭称帝的一族(这十二个姒姓方国到夏末时已经历了几百年,相继消亡分裂)。
这一族为了将自己的尊贵与其他姒姓族人区分开来,从此便直接改以国号为氏,不称“侯”,而成“后”(意为“王”),合为夏后氏。
故而,应称为夏后癸。
3、妺喜:
历史上的妺喜是蒙山国有施氏的公主。
《楚辞·天问》注:“蒙山,国名也”,即为蒙山国。有施氏,为世居蒙山的古老部族,历经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至夏代立国。
蒙山国是有施氏,但姓什么史书中却没有记录。
她的名其实并不是妺喜,而是单一个“喜”字,“妺”字有妹妹的意思,在先秦以前常有这种称呼妹妹的叫法,意为“爱妹”,叫妺喜应只是夏后癸对她的爱称。
4、商汤:
史称他商汤,是因他“成汤”的号(他的名号很多,这是其中之一),是民为他起的,并非他本名。
商国是子姓、相传是高辛氏。
他本名为履,是为高辛履,而在甲骨文记录中他还有另一名“天乙”用得也很多——高辛天乙。
————————————————
关于主角们年龄的争议:
一、妺喜:
她的年龄争议不大。
帝癸三年筑倾宫,这是专门为妺喜所造的。
所以妺喜定是在夏后癸即位为帝后三年内入宫的。
而这时的她能让癸一见倾心,也必定是个还未出阁的及笄之前的漂亮小女孩。
(先秦以前古人早熟,贵族男子十三岁婚配,身份高的公主十五岁还没嫁的已经算少见了。)
二、帝癸(夏桀)
出生年不详,某“百科”说他在位54年(前1653—前1600)是错的,《竹书纪年》记载帝癸三十一年夏亡,他只在位三十一年。
史书记载早期的他能征善战、能文能武,年少时就即位,所以他的年龄也没想象的那么大。
三、伊尹
伊尹作为奴隶,又是弃儿,出生年也不祥,因为他被后世奉为“元圣”(第一圣人),就感觉应该很老,大多“百科”传他活了一百多岁,其实早年的史书并没提到他的年龄,但却有提到他与妺喜之间关系密切,那何不将他想象得更为年轻一些?否则年纪跟妺喜差距大太的人又如何能得妺喜倾心?岂不是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