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与缅甸谈判的策略(求收藏推荐)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中华奋斗史》最新章节!
一开始程宇华还以为缅甸王锡袍派人来谈判,只是单纯的为了接受既成事实,然后多少要好处,毕竟以缅甸的实力,根本就奈何不了自己。
然而等接到了缅甸向密支那增兵的报告后,程宇华就有迷糊了,既然都要接受事实了,还派这么多援兵干什么,要预防万一还情有可原,可是看缅甸的架势,倒像是来拼命的,要不然也用不着派五万人了,加上密支那前线原有的军队,一共都快要有十万人了,这可不像是来服软谈判的。
缅甸这一前一后相互矛盾的举动,着实让程宇华感到一头雾水,在没弄清楚对方的意图之前,他也不好给陆荣廷下达具体的谈判方案,只好要求陆荣廷尽快弄清楚缅甸的目的上报。
缅甸虽然与南宁相邻,但是却由于缅北犹如一团乱麻的局势,让双方基本上就没有太多交往,程宇华除了能通过军情局上报的报告对缅甸有所了解外,就是脑子里存在的后世记忆了。但是军情局在缅甸发展时间尚短,能够打听到的消息很有限,而后世的记忆在现在又没有什么用,毕竟年代隔得太远,如果没有其他情报的佐证,就基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所以程宇华对缅甸现在的局势基本就是一抹黑。
程宇华将电报递给许言诤之后,右手摸着下巴想了一下,然后向寇诚问道:“寇局长,根据你的了解,那个坤沙的情况有多少是真实的?”
“殿下,他的缅甸情况基本都是真实的,所以锡袍作出这样的决定也就合乎情理了。”很显然,寇诚在来之前,就对电报上所的情况进行了评估,要不然他也不会直接下了这样的结论。
一般来,除非他们认为有必要,要不然情报部门是不会在决策者面前轻易下结论的,他们只负责搜集和提供情报,至于决策者根据这些情报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就跟他们无关了。这也是情报部门的生存之道,否则就会犯大忌。
听了寇诚的回答,程宇华又摸着下巴来回走了起来。
程宇华只记得在原来的历史上,英国是■■■■,在1885年发动了灭缅战争,至于当时缅甸的政局和军事实力,英国前期的准备和战争过程,他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了他在缅甸问题上的滞后性,不能像去年在越南与法国对抗时的料敌先机。所以他现在严重依赖军情局的情报,多次催促寇诚加强对缅甸局势的情报搜集。只是情报部门有他们自己的特殊性,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虽然寇诚现在能够提供的情报依然有限,但是如果加上这份电报的话,那么程宇华已经可以肯定几件事情了。第一,缅甸确实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如果自己不提供帮助的话,那么他们很难挡住英国人的进攻。第二,英国人要提前发动战争了,诱因就是自己在山南的动作,这让英国人有了危机感,不能再跟以前那样温水煮青蛙似的蚕食了。第三,缅甸想以缅北为代价,换取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支持。
得出了这几个结论,程宇华也就心里有数了,对接下来的谈判也有了腹案。
此时许言诤也看完了电报,放下电报纸对程宇华建议道:“殿下,我们最好跟处理越南的方法一样,给缅甸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挡住英国人,不让英国人靠近我们的本土。”
许言诤的建议确实也是程宇华此时在想的,他可是打算将新设立的山南总督区当本土看待的,那里将是未来保卫西藏的屏障。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尽力打通在印度洋的出海口,这对于今后西南的发展尤为重要。
如果真的让英国人吞并了缅甸,不仅今后印度洋的出海口变得渺茫,而且还会直接危及到本土和西藏,影响今后的北伐。所以无论如何也要阻止英国人的野心。
既然想通了缅甸的局势变化,而且也做出了决定,程宇华也就不再犹豫了,现在留给缅甸的时间可不多了。所以他直接对寇诚下起了命令:“寇局长,你通报陆荣廷,答应缅甸的要求,不过我们必须要将山南的控制区扩大到......”
到这里,他走到墙上挂着的缅甸地图前,审视了一番接着道:“山南控制区扩大到道彭扬-莫宁-南塔一线,这是底线,要是能多争取就尽力争取,我不会嫌多。”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程宇华还亲自拿指示棒,在地图上划出了自己的那条线。
程宇华的这条线可不是盲目划的,就在这条线的偏北一,就有缅甸翡翠的主产区,可以,只要拿到了这些地区,那么就拿到了后世缅甸翡翠产地的90%,剩下的10%在后世金三角一带,产量不多,品质也不高,已经不足为虑了。
翡翠在中国玉石珠宝界的地位,程宇华可是太清楚了,既然现在有机会直接将产地拿过来,他自然不会客气,他可不想让这么重要的一条财路跑掉。虽然现在也陆续发现了一些翡翠,但是还没有达到后世的开采规模,很多都是偶然间发现,如果不趁着现在还没有受到重视的时候拿到手,那么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许言诤、寇诚虽然不知道程宇华此时的心思,但是对于程宇华的要求可不觉得过分。密支那以北早已被控制,现在只是将防线往南移一百多公里,而且这些地盘南宁也不白拿,而是会拿武器装备,甚至是与英国面对面的交锋来换。
完南宁的要求,程宇华接着到了准备给予缅甸的帮助:“这些地盘我们直接拿武器换,让陆荣廷把握住尺度,最多给老式步枪五万只,山炮两百门。至于缅甸那边如何避开英国的注意力,你们军情局和他们去协商。军事教官和武器的调拨,我会通知赵恒配合的。就这么多,你先将我的要求发给陆荣廷,让他与缅甸方面展开谈判。”
寇诚了头,随后去了王府的电报室。那里是最近的通讯地。
交代完寇诚的任务,程宇华随后转向许言诤道:“估计谈判马上就能有结果,许大人,通知山南政务官郭子荣,要他加快接收移民的速度,而且还要照顾到公路的建设。如果以后缅甸的局势一旦有变,我们也好快速应对。唔......,你回去问问余磊,到山南的铁路到底什么修通,如果办不到的话,我会让兰芳送一批土著过来。”
听到程宇华居然打算采取老办法,用兰芳土著来修筑那里的铁路,许言诤就不由的心里一紧,劝道:“殿下,确实也怪不得余大人,那里实在是地形太过复杂,要修通铁路,不是架桥就是打隧道。而且以现在的条件,最好还是不要再拿土著来修铁路了,一旦传出去,政府肯定会被千夫所指。”
这些情况程宇华自然了解,只是他实在是受不了现在铁路的修建速度,眼看着缅甸就要局势大变,那些土泥公路光是移民都应付不过来,更别应付以后可能出现的军事需要了。
程宇华又来回转了几圈,随后停下来道:“告诉余磊,不必照顾什么居民和城市了,看地形修路,能绕就绕,宁可让线路延长,也不要像现在这样整天钻隧道,架铁桥了。我会通知部队派工兵过去,帮他们爆破,实在绕不过的山包和山崖,就是拿炸药炸也要尽快修过去。”
程宇华刚完,许言诤就接口道:“殿下,如果不照顾一下居民和城市,那这些铁路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是不是尽量照顾一下。”如果真的像程宇华所的那样,那么费了大力气修的铁路就真的只为了军事目的了。这对山南以后在建设上的帮助势必会大大缩水。作为首相,许言诤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听了许言诤的建议,程宇华稍一沉吟就同意了,不过他还是部分坚持道:“能照顾就照顾,不要特别在意,山南原有的那些居民和城市,我们不要看得太重,铁路修起来了,完全可以在合适的地另外修建居民。”
见到程宇华退了一步,许言诤也就不再坚持了,再缅北的那些现有居民确实条件不是太好,很多都是依山而建,肯定会限制到城市将来的发展,如果打破格局,从新选择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地方修建居民,确实不失一个好办法。至于其中的得与失,就要等时间来验证。
程宇华之所以要坚持,就是因为山南很多地方,包括本土的很多城市都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当初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谁都不会想到以后的城市会大规模扩大,择址建城的时候大多只照顾到防御和取水的便利,根本没有考虑到今后的城市发展。
程宇华有时候都想将部分地理位置不佳的居民撤销移民了事,免得将来还要花大代价,去修通那些地方的铁路或者公路,不过这么做花费实在不,政府负担不起,最后只好作罢。
一开始程宇华还以为缅甸王锡袍派人来谈判,只是单纯的为了接受既成事实,然后多少要好处,毕竟以缅甸的实力,根本就奈何不了自己。
然而等接到了缅甸向密支那增兵的报告后,程宇华就有迷糊了,既然都要接受事实了,还派这么多援兵干什么,要预防万一还情有可原,可是看缅甸的架势,倒像是来拼命的,要不然也用不着派五万人了,加上密支那前线原有的军队,一共都快要有十万人了,这可不像是来服软谈判的。
缅甸这一前一后相互矛盾的举动,着实让程宇华感到一头雾水,在没弄清楚对方的意图之前,他也不好给陆荣廷下达具体的谈判方案,只好要求陆荣廷尽快弄清楚缅甸的目的上报。
缅甸虽然与南宁相邻,但是却由于缅北犹如一团乱麻的局势,让双方基本上就没有太多交往,程宇华除了能通过军情局上报的报告对缅甸有所了解外,就是脑子里存在的后世记忆了。但是军情局在缅甸发展时间尚短,能够打听到的消息很有限,而后世的记忆在现在又没有什么用,毕竟年代隔得太远,如果没有其他情报的佐证,就基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所以程宇华对缅甸现在的局势基本就是一抹黑。
程宇华将电报递给许言诤之后,右手摸着下巴想了一下,然后向寇诚问道:“寇局长,根据你的了解,那个坤沙的情况有多少是真实的?”
“殿下,他的缅甸情况基本都是真实的,所以锡袍作出这样的决定也就合乎情理了。”很显然,寇诚在来之前,就对电报上所的情况进行了评估,要不然他也不会直接下了这样的结论。
一般来,除非他们认为有必要,要不然情报部门是不会在决策者面前轻易下结论的,他们只负责搜集和提供情报,至于决策者根据这些情报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就跟他们无关了。这也是情报部门的生存之道,否则就会犯大忌。
听了寇诚的回答,程宇华又摸着下巴来回走了起来。
程宇华只记得在原来的历史上,英国是■■■■,在1885年发动了灭缅战争,至于当时缅甸的政局和军事实力,英国前期的准备和战争过程,他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了他在缅甸问题上的滞后性,不能像去年在越南与法国对抗时的料敌先机。所以他现在严重依赖军情局的情报,多次催促寇诚加强对缅甸局势的情报搜集。只是情报部门有他们自己的特殊性,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虽然寇诚现在能够提供的情报依然有限,但是如果加上这份电报的话,那么程宇华已经可以肯定几件事情了。第一,缅甸确实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如果自己不提供帮助的话,那么他们很难挡住英国人的进攻。第二,英国人要提前发动战争了,诱因就是自己在山南的动作,这让英国人有了危机感,不能再跟以前那样温水煮青蛙似的蚕食了。第三,缅甸想以缅北为代价,换取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支持。
得出了这几个结论,程宇华也就心里有数了,对接下来的谈判也有了腹案。
此时许言诤也看完了电报,放下电报纸对程宇华建议道:“殿下,我们最好跟处理越南的方法一样,给缅甸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挡住英国人,不让英国人靠近我们的本土。”
许言诤的建议确实也是程宇华此时在想的,他可是打算将新设立的山南总督区当本土看待的,那里将是未来保卫西藏的屏障。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尽力打通在印度洋的出海口,这对于今后西南的发展尤为重要。
如果真的让英国人吞并了缅甸,不仅今后印度洋的出海口变得渺茫,而且还会直接危及到本土和西藏,影响今后的北伐。所以无论如何也要阻止英国人的野心。
既然想通了缅甸的局势变化,而且也做出了决定,程宇华也就不再犹豫了,现在留给缅甸的时间可不多了。所以他直接对寇诚下起了命令:“寇局长,你通报陆荣廷,答应缅甸的要求,不过我们必须要将山南的控制区扩大到......”
到这里,他走到墙上挂着的缅甸地图前,审视了一番接着道:“山南控制区扩大到道彭扬-莫宁-南塔一线,这是底线,要是能多争取就尽力争取,我不会嫌多。”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程宇华还亲自拿指示棒,在地图上划出了自己的那条线。
程宇华的这条线可不是盲目划的,就在这条线的偏北一,就有缅甸翡翠的主产区,可以,只要拿到了这些地区,那么就拿到了后世缅甸翡翠产地的90%,剩下的10%在后世金三角一带,产量不多,品质也不高,已经不足为虑了。
翡翠在中国玉石珠宝界的地位,程宇华可是太清楚了,既然现在有机会直接将产地拿过来,他自然不会客气,他可不想让这么重要的一条财路跑掉。虽然现在也陆续发现了一些翡翠,但是还没有达到后世的开采规模,很多都是偶然间发现,如果不趁着现在还没有受到重视的时候拿到手,那么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许言诤、寇诚虽然不知道程宇华此时的心思,但是对于程宇华的要求可不觉得过分。密支那以北早已被控制,现在只是将防线往南移一百多公里,而且这些地盘南宁也不白拿,而是会拿武器装备,甚至是与英国面对面的交锋来换。
完南宁的要求,程宇华接着到了准备给予缅甸的帮助:“这些地盘我们直接拿武器换,让陆荣廷把握住尺度,最多给老式步枪五万只,山炮两百门。至于缅甸那边如何避开英国的注意力,你们军情局和他们去协商。军事教官和武器的调拨,我会通知赵恒配合的。就这么多,你先将我的要求发给陆荣廷,让他与缅甸方面展开谈判。”
寇诚了头,随后去了王府的电报室。那里是最近的通讯地。
交代完寇诚的任务,程宇华随后转向许言诤道:“估计谈判马上就能有结果,许大人,通知山南政务官郭子荣,要他加快接收移民的速度,而且还要照顾到公路的建设。如果以后缅甸的局势一旦有变,我们也好快速应对。唔......,你回去问问余磊,到山南的铁路到底什么修通,如果办不到的话,我会让兰芳送一批土著过来。”
听到程宇华居然打算采取老办法,用兰芳土著来修筑那里的铁路,许言诤就不由的心里一紧,劝道:“殿下,确实也怪不得余大人,那里实在是地形太过复杂,要修通铁路,不是架桥就是打隧道。而且以现在的条件,最好还是不要再拿土著来修铁路了,一旦传出去,政府肯定会被千夫所指。”
这些情况程宇华自然了解,只是他实在是受不了现在铁路的修建速度,眼看着缅甸就要局势大变,那些土泥公路光是移民都应付不过来,更别应付以后可能出现的军事需要了。
程宇华又来回转了几圈,随后停下来道:“告诉余磊,不必照顾什么居民和城市了,看地形修路,能绕就绕,宁可让线路延长,也不要像现在这样整天钻隧道,架铁桥了。我会通知部队派工兵过去,帮他们爆破,实在绕不过的山包和山崖,就是拿炸药炸也要尽快修过去。”
程宇华刚完,许言诤就接口道:“殿下,如果不照顾一下居民和城市,那这些铁路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是不是尽量照顾一下。”如果真的像程宇华所的那样,那么费了大力气修的铁路就真的只为了军事目的了。这对山南以后在建设上的帮助势必会大大缩水。作为首相,许言诤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听了许言诤的建议,程宇华稍一沉吟就同意了,不过他还是部分坚持道:“能照顾就照顾,不要特别在意,山南原有的那些居民和城市,我们不要看得太重,铁路修起来了,完全可以在合适的地另外修建居民。”
见到程宇华退了一步,许言诤也就不再坚持了,再缅北的那些现有居民确实条件不是太好,很多都是依山而建,肯定会限制到城市将来的发展,如果打破格局,从新选择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地方修建居民,确实不失一个好办法。至于其中的得与失,就要等时间来验证。
程宇华之所以要坚持,就是因为山南很多地方,包括本土的很多城市都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当初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谁都不会想到以后的城市会大规模扩大,择址建城的时候大多只照顾到防御和取水的便利,根本没有考虑到今后的城市发展。
程宇华有时候都想将部分地理位置不佳的居民撤销移民了事,免得将来还要花大代价,去修通那些地方的铁路或者公路,不过这么做花费实在不,政府负担不起,最后只好作罢。